2007/09/07

安娜瑪德蓮娜(Anna Magdalena)(1998)-觀後感

劇情簡介:
港片《安娜瑪德蓮娜》由舞美出身的奚仲文擔任導演,講述了青年陳家富(金城武飾演)是一個擁有固定工作,有一個居住環境的普通上班族,而有一天莫名其妙認識一個叫游牧人(郭富城飾演),而它個性跟陳家富完全截然不同,他瀟灑不羈,每天無所事事,雖然嘴巴說她要當一個作家,可是它真正的興趣是賽馬和泡妞,有一天,樓上來了一個愛彈鋼琴的女生,它叫莫敏兒(陳惠琳飾演),而她的個性兇蠻而自傲,每天常常練琴吵著樓下的人受不了,而有一天,游牧人真是受不了,就跑上去跟樓上的大吵一架,並將它門上噴漆,而讓他們冤仇更加深重,可是,莫名的一場火災,讓游牧人跟莫敏兒發生感情,並在一起,而其實早就默默暗戀樓上鄰居莫敏兒的陳家富心情沉盪,所以它構思了一部暢銷愛情小說《俠盜XO》,在故事裏,那對情侶俠盜成為傳播愛的使者,幫助寶藏的主人陳家富尋找他的愛人莫敏兒

觀後感:
好久沒被一部電影給感動,好久沒被一句話給牽著我的心,一部簡單的電影,給我對愛的鑑定,和想法,愛就像這部電影,則告訴我們一個永恆不滅的事實,在這個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總有那麼一小撮人存在,他們擁有古典時代的黃金品質,歲月磨滅而光芒不減的流浪漢精神,他們穿行于都市叢林,和傳奇相遇,則是他們與生俱來的使命。

尋覓與幻想永遠是電影創作的兩團躍動的火花,它們在導演的手中成為個體失落無根的宣洩,成為表現人類精神世界之迷幻的載體,而在電影中,它們就成了影片主人公樂此不疲的貫穿動作和存在意義。

《安娜瑪德蓮娜》採用了“戲中戲”的結構,故事分為四個段落:第一樂章——遊牧人(另一個男青年的名字,他在現實生活中用瀟灑不羈的形象追求到了莫敏兒,令陳家富沮喪不已),第二樂章——莫敏兒,第三樂章——遊牧人與莫敏兒,第四樂章——變奏。

在前三樂章中,如浪漫抒情的敍事手法掌握主調,處處小細節很有周星馳式的後現代嘲諷風格。在變奏一章中,也就是陳家富的小說段落,遂運用以童話故事為框架,溫馨浪漫之中亦蘊涵喜劇手法中的突轉和後現代電影中解構經典的調皮,名副其實的“變奏”。前三段抒緩的節奏為最後的“矛盾激化”作了很好的鋪陳,不過到最後,導演終究有些按捺不住,要學著小女人一樣在畫面上打上一小字——有的人可以找到他的莫敏兒,有的人窮其一生,卻永遠也找不到……看了讓人覺得有點肉麻,不過最後還是將主題拉回到主要演員的心理成麵和心聲,可是讓我覺得有點多此一舉。

然而,到了影片最後,導演仍將兩人拉回了現實世界裏,陳家富依然是孑然一身,而莫敏爾與遊牧人也早已成了過去式。

不過影片整體還是成功的,由於奚仲文是舞美出身,且不數影片影調的渲染和畫面佈局的獨到,單是全劇中的三個長鏡頭便叫人佩服不已,由這三個鏡頭就可看出導演的功力。

1、(陳家富與遊牧人住樓下,莫敏兒住樓上,先前已交代莫敏兒提出和遊牧人分手,遊牧人在陳家富家中與他告別,表示要繼續上路。)
臥室內:中景——遊牧人向陳家富告別,捧著裝有自己全部物品的紙盒,表示他要出去住了,不想麻煩他了,而他默默的走出畫面攝像機由窗外對準臥室裏的陳家富,他惆悵地望著窗外。鏡頭慢慢拉開,整扇窗戶的大全景,靜止,然後緩緩上移,移到樓上的莫敏兒的視窗,莫也站著窗邊看著窗外,鏡頭再長久固定,最後遊牧人手中抱著紙盒,進入莫敏兒的房間,並過去抱著莫敏兒。

2、《俠盜XO》中,叉叉與零蛋在孤兒院裏逐漸長大了,請注意,如何在短時間裏表現一個人長大是電影語言中必學的基礎課程,其中最沒有專業精神的就是某些電視連續劇中,一個黑畫面出現,然後一行白色小字——幾年後。叫人看了倒胃口。女孩叉叉坐在孤兒院的大樹下抬頭思忖,鏡頭做斜上移動,帶過大樹濃密的樹葉,露出小半邊藍天,靜止,然後作原路線返回,此時大樹下坐的已經是由陳慧琳扮演的大姑娘叉叉了。  

3、男孩零蛋因為調皮搗蛋,被院長關進禁閉室,小門關上,然後鏡頭始終固定在門背上,大約五秒左右,隨著背景音樂節奏加強,門突然被推開,金城武扮演的小夥子零蛋蓄著中長髮,從裏面瀟灑地走出來,他將一把水果刀熟練地玩弄於股掌之中,然後叉入牛仔褲口袋,誰說帥不可以是扮出來的呢?!

這以上三個鏡頭都是用長鏡頭,就是不剪接的畫面完成,可以將時空和空間的變化,詮釋的讓人折服。

陳家富是導演所想表現的一種都市青年形象,他們擁有固定的工作和居住環境,但是生活卻一成不變,而且沒有一絲生機,他們木然地穿梭在城市的每根鋼筋水泥支架間,上班下班,枯燥的很,只有在夜晚歸家的時候,空虛的內心才會發出一聲長噓,無邊緣和中心可言,一個個陳家富坐在一扇扇灑著路燈光的窗前,顧影自憐。無根感作為王家衛慣以表現的主題,也同樣散佈在該片中,只是奚仲文更傾向於一種如樂曲般抒情平緩的處理手法,令情緒如糯香隱隱散透在人物顆粒間,而非將之形式化,激化在觀眾面前。他選擇眾多明星演配角,如張國榮、袁詠儀、古巨基、曾志偉、張學友,每人出鏡時間不過幾分鐘,也許是為了商業目的,但在我看來,也有著這樣一層含義:無論是小人物還是大明星,在這個中心文化、道德、價值觀解構卻沒有一種新的產物代替時,沒有人可以倖免於難,失落無助是人們能感受到的唯一情緒。

當兩個音樂盒同時打開時,故事才真的開始...... ——“莫敏兒,我愛你” ,這是陳富貴想對莫敏兒說的話 ——“其實,我早就知道”,可是莫敏永遠不會這樣回答他...... 故事的結局簡單的沒任何新義,只是一種近乎完美的遺憾令人感動,誰說這不是最好的結局?看似木訥的陳富貴其實比誰都聰明,因為他懂得放棄生命中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即使那是他最愛的莫敏兒。 每個人都懂的道理,由為什麼最後發出如此的感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