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04

一個都不能少(Not One Less)(1999)觀後感

劇情簡介:
魏敏芝隨著田村長來到了水泉小學,她是被田村長叫來臨時頂替高老師的,因為高老師的母親生了重病,他必須回家一趟,但這位代課老師人選,讓高老師很不放心,這位臨時老師居然只是個13歲的孩子,只有小學剛畢業。

但田村長說,如今誰也不願意到這貧困山區來當老師,能找到這?一個就很不容易了,反正是臨時的,只帶這些孩子一個月。高老師覺得無奈,也只好接受這個現實,只是反覆地交代,學校原先有三、四十個學生,每年都有學生流失,現在只剩二十八個了,要看好這些學生,不能再讓這些孩子離開了。

高老師於是拿出一盒粉筆,小心翼翼從中點出二十多支粉筆,語重心長地對這個小老師交代,學校沒錢買更多的粉筆,一定要省著用,一天用一根,抄寫課文給這些小學生寫。

高老師走了,魏敏芝便按用高老師交代的教學方法將課文抄在黑板上,要這些小學生們抄寫,而她自己則走出課堂,將門關上,坐在門口的台階上守著,不讓學生離開,直到該放學的時間。

一天,田村長帶來了幾個縣裡的人,帶走一個叫明新紅的學生到縣裡去深造,少了一個學生,魏敏芝覺得辜負了高老師的要求。後來又一天,張慧科也忽然不見了,打聽之下才發現他因為家裡負擔太重,跟著別人進城打工掙錢去了。

魏敏芝感到再次辜負了高老師的期望,因此她決心將張慧科找回來,可是進城需要一筆錢,她沒有錢,於是她帶領著全班學生想盡辦法,設法進了縣城,經過了艱辛的過程,終於找到張慧科,將他帶回學校去。

觀後感:
而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部份情節是描述著學生對於老師珍惜粉筆的心情記事。劇中有一段描寫著一個調皮搗蛋的學生,把高老師交給魏老師的新粉筆都給弄碎了,那名班代(張明獻)在日記裡寫著:『有一次幫高老師整理粉筆,我把一枝已經不能再寫的粉筆,丟到牆角,結果高老師卻把這粉筆,再撿了回來,用他的兩隻手指頭夾住粉筆,在黑板又寫了一個字,高老師說我們要愛惜粉筆,即使是小小的粉筆,都不能浪費。今天我看到那又白又新的粉筆碎掉了,想起高老師說的要愛惜粉筆,我心裡好難過。』這一段,讓人看了覺得好感動,一個小小的孩子,竟然對於老師的話以及教育銘記於心,可見得老師身教的重要。除此之外,這小小的情節也道出了劇中的水泉小學,物資缺乏、教學資源不足,是偏遠的山區小學實際的寫照。

關於『粉筆』還有一段小插曲,在最後一段描寫著魏老師因上電視節目找尋張慧科,而引起各界對於偏遠小學的關心。許多人捐贈了教學的用具,包括了一大箱彩色粉筆,大家高興的用彩色粉筆,一人寫一個字。其中張慧科用彩色粉筆寫了魏老師三個大字,這個當初他並不肯承認的老師,為什麼到最後他卻將他的心意在黑板上表露無疑呢?原因,無非是他感受到了魏老師對他的關心,以及感動於魏老師費盡千辛萬苦到城中去找他。劇中除了『一個都不能少』的情節舖陳,其實也可看出導演對於窮鄉僻壤的小學一些教育資源短缺、生活狀況的描述,還有學生對於老師的肯定,有許多細小的情節可以去觀賞。

本片是一部中國農村生活的作品,片中不但深入探討大城市與偏遠農村之間的落差,也喚醒大家重視偏遠農村的教育問題。本片的特色是全部採用無任何戲劇經驗的非職業演員,以及使用隱藏式攝影機拍攝手法,呈現出極維真實的畫面和情感。張藝謀表示,在這部影片中,他從內容到形式都追求一種平實、簡單、傳統甚至司空見慣的風格,力求拍出一份真切的力量來。這部片子是寫實的,反映著小人物、小故事,表現了一種返樸歸真的狀態,表達著創作者的一種關懷、一種憂患意識。影片最終還是會到了社會倫理的層次上。除此之外,影片把人物和環境的關係處理的比較動人。

然而,我更注意到的是片尾,電影裡提出一個問題問張慧科:「你覺得城裡給你留的最深的印象是什麼?」他想了一會,答道:「就是我,去要飯,印象最深。」

電影究竟可以虛擬了多少真實,又呈現了多少真實?這問題實在難解,但是我們可以輕易地發現,透過電影來閱讀我們自身,卻是讓人越來越感到羞愧。在這個現代化的進步社會中,因為情感的疏離,使得人們越來越不敢觀看自身,不管是對人、對事、還是整個社會,甚至同為人類的其他個體。

《一個都不能少》是一部從內容到形式都很平實、傳統、司空見慣甚至非常老套的電影,可是導演張藝謀說了這恰巧是他的一個目的:在司空見慣中拍出一份真切和力量來。我們拍電影的人,在今天電影市場的需求下,當然要把電影拍得好看。所以,我們的另一個目的就是:電影除了好看以外,還能告訴大家什麼,讓大家想什麼,關心什麼,愛什麼……因為我堅信,觀眾的口味並不如我們所設想的那樣單一和膚淺。

《一個都不能少》紀錄片式的風格統御了整部影片的美學,非職業演員、紀實性的拍攝手法、貧困的山村小學,這裡面追求一種真實感。不管這種真實感有沒有做到,但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感染了很多人。

全業餘演員、全紀實鏡頭、全真實佈景,張藝謀用拍攝電影的方式拍攝了一部紀錄片。這部記錄片又帶有較多的認為痕跡,特別是結尾的處理。兒童問題最終成為社會問題,而社會問題不是通過制度、規範,而是通過電視台台長的憐憫解決的。

這樣的想法,讓我在觀看張藝謀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時,想到的不只是教育及社會差異的問題,更多的是整個人類社會無法逃避的整體問題:貧富、階級、個體差異及認知。差異的問題,是不管社會科技如何地進步,依然在各處存在,究竟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怕是整體社會向前進行時,必須重視的問題。

電影90分鐘的結束了,笑也笑過了,哭也哭過了,而故事是否就結束了?不!要知道在大陸內地,有近百萬活潑、純樸的適齡兒童正因為貧窮而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更多的兒童也因各種各樣的原因徘徊在失學邊緣,而他們在惡劣的環境下掙扎求生、求學的意志更令我們欽佩。「一個都不能少」,不知反映出多少中國人共同的心願。高床暖枕的現代城市人,我們是否應在能力範圍內為祖國建設盡一分綿力呢?請伸出援手,親親童心,化愁雲為陽光。

而想想現在的你與我,生活在算似安逸的環境,基本的國民教育已經是我們國民的義務似的學習,而變成大家凡而不在乎及注重,加上國家政府無能的教育體系的執行,讓現在學生都變成填鴨式的教育下的壓榨物,甚至變成教育下的失敗品,凡而造成普遍青少年的知識水平不足及不健全,加上大家熟悉網路上的文化作風,熟悉打字的習慣,而手寫的習慣已經是少之又少了,更別提書法,導致很多作文或是錯別字都造成不少的笑話,其實我也是其中之一,也許,我們連大陸內地因為貧窮而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的孩童都不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