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27

Jacquot de Nantes(1991)-(台譯:南特傑克)觀後感

劇情簡介:
小傑克德米的父親是位汽車庫老闆,可以說他是在汽車庫裏長大的。30 年代他是一個幸福的孩子,生活得無憂無慮,父親、母親和小弟弟給了他人人夢寐以求的全部的愛。傑克喜歡幻想,當時最吸引他的是木偶戲,因爲木偶戲可以使他的想象力自由馳騁。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法國戰敗後出現的新的政治、經濟秩序使他家的生活變得更加困難,然而雅各卻繼續生活在另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裏,到處是神奇、美妙的事物。這時,他對戲劇的興趣已逐漸轉向電影。他開始自己動手,嘗試拍一些8 毫長的短片。他父親認爲他這種愛好不合時宜,傑克固執地堅持己見,與父親抗爭。當戰爭終於結束,生活步入正軌時,他更加渴望成爲一名電影導演。他說服了父親,離開故鄉奔向巴黎……

觀後感:
看完《南特傑克》的最後一刻,我心碎了,我整個人坍陷在柔軟的沙發椅中,我沒準備的接受一個人用說故事般的將自己一生輕輕柔柔道述結束,豁達卻些些不捨感傷,當最後電影字幕打出,片中那位親切而有才華的老人在1990 年病逝,而本片電影成為他最後的身影紀錄,頓時理解片中黑白畫面的傷感,彩色畫面的豐富短暫,而心中那塊大石終於支撐不了自己的重量掉入平靜的湖水,漣漪一圈圈的往外擴大,大到一定程度又慢慢消失,就這樣一次次將時間變成棉花糖般絲絮棉細漫長,也讓感傷絲絲千言萬語說不盡。

片中故事主角傑克德米和導演安妮華達是法國電影史上最著名的導演夫妻檔。兩人自1962 年結褵,鶼鰈情深,直到德米1990 年病逝,老婆華達推出了這部宛如情書與遺言的動人作品《南特傑克》,在彩色及黑白、紀錄與劇情之間,細數先夫每部電影與他成長經歷的細膩關聯,甚至重現了傑克德米童年時期以八釐米拍攝的芭蕾舞孃的動畫短片,彌足珍貴。

片中有許多德米晚年生活的片斷和訪問,(有時採用了大特寫鏡頭)爲影片平添了一種激情,彷彿老婆利用電影鏡頭撫模老公的肌膚般親密又刻意,更讓電影帶了許多老婆對失去丈夫的不捨和緬懷。《南特傑克》 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影片,具有非同一般的豐富內涵。但這並不排除影片採用某種輕快的色調,來表現一種幸福感。

當我看完本片,心中一直想找一部自己熟悉的電影來跟本片做個討論和比較和比較,一直沒有適當的範本人選,而頓時出現一個台灣導演的電影,也是相同童年回憶的題材,就是侯孝賢導演的《童年往事》,一樣以自述性和傳記性的描寫個人啟蒙時期的趣事,兩著都帶的濃濃的寫實主義風格,節奏緩慢的鋪陳故事張力渲染力強,但不同的是侯孝賢的《童年往事》整部電影帶著嚴肅的步調,謹慎的構圖嚴密的設計,甚至描寫祖母和母親的死亡畫面,沉重卻帶給觀者更多的生死無情認知,極少的背景樂,多半是現場環境聲,安靜、留白、緩慢、詩意、風聲,給了影片完整的衣裳,極簡的剪裁,利用皺摺結構讓體態更為迷人,這樣低糜氣氛壓抑和水墨典雅的味道,讓觀看著鬱鬱寡悶的心情觀看完整部電影,這樣的安排沒有不好,真實寫照的確深刻,紀錄最真實的當下氛圍,是另一種電影時型態味道,或許是當下環境背景的因素居多,加上台灣人民對小孩的教育多半是壓抑嚴肅,而本片跟前作很明顯的差異,優雅爵士樂跳躍在影片上頭和童言童語的稚期趣事,刻意安排黑白畫面穿插彩色電影片段做為劇情對話,節奏較為輕快,甚至講的是安妮華達還未認識前的傑克德米,電影像是彌補她來不及參與的那段過去,甚至涵蓋了對象並非她的青澀初戀,這是前作缺少的描寫部分(侯大師孝賢很少描寫愛情部分,絕大部分描寫著男性間的情感和叛逆的野蠻鬥爭)。電影不僅找來三位神似德米的年輕演員扮演他童年、少年、青年時代,老來依舊瀟灑溫文的德米本人,也在愛妻鏡頭的凝視下,留駐最後的身影。那股深情、包容與了解,透過底片緩緩地流洩,何需嫉妒、猜疑?反倒不落言詮地拍出了真正的幸福與真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