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7

Once(2008)-(台譯: 曾經。愛是唯一)觀後感

劇情簡介:
男孩遇見女孩,他們對彼此唱著美麗的歌曲,浪漫就此蔓延開來。男孩是街頭音樂家,女孩是捷克移民,兩人在街頭相遇相戀,共同譜寫、排練著一首首記錄他們愛情的音樂,於是發現,他們就是彼此百分百的戀人;近年來又一部出色的音樂電影。

觀後感:
一雙電影人的眼睛、一顆詩人的心,一部很低成本的愛情文藝電影,簡簡單單,悠悠感傷,算是一部成熟飽滿的音樂電影,片中透過歌唱和演奏的畫面,讓內容與歌曲的銜接嚴絲合縫,一點都不突兀。

電影總長度也不過是86分鐘左右,以現代電影來說,真是短的要命,有時候甚至質疑這樣的長度是否能拍出好電影,內容是否會空洞沒說服力,其實本片很聰明,導演用謙遜、不裝腔作勢的方式,影片通過音樂製造了一個獨特的故事環境,這裏有一對通過歌聲來表達情感的情侶,他們之間的愛情,是不求回報的,就像音樂本身一樣,有時候安靜舒緩,有時候蕩氣回腸。

“ONCE”意味著一生一度的邂逅,那種特殊的經驗,不管是美好或是糟糕,《曾經。愛是唯一》這次認為台灣片商這次翻譯的翻的不錯,有將電影的精髓很明確點出,兩個沒有交集的人因爲音樂而相識、相知、相愛……,雖然沒有完美的結局,可是套一句老話:「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曾經。愛是唯一》其實並非一部完美的影片,影片質感偏生澀,看的出來利用DV拍攝,尤其是開頭的部分,是整部作品中最薄弱的一個環節,處理得不夠穩妥,但在華麗的音樂的襯托下,故事隨即進入了一段美麗的愛情中,很容易就讓觀衆忽略了那麽一點小瑕疵。

我們可能經常會在街頭、天橋上看到彈著吉他賣唱的藝人,也許是現代城市的生活步伐過於快節奏了,我們大多數時候只是輕輕一瞥然後繼續行色匆匆,甚至沒有時間琢磨一下自己剛剛聽到的是什麽歌……,沒有時間停下來好好思考,多久沒被感動了,多久沒流眼淚了,我們幾乎要與城市一角的黑暗與晦澀融爲了一體。《曾經。愛是唯一》有著傳統音樂片的影子,但又不失時代感,它勾勒出了都年輕人們的彷徨煩惱和自由奔放。

Princess(2006) -(台譯:公主追殺令)觀後感

劇情簡介:
《公主追殺令》敘述一個人對抗一整個色情產業幫派世界的故事,而這個人原本的身份竟然是個傳教士!傳教士的妹妹「不小心」踏進了色情影業,隨著她的急速暴紅,「公主」的藝名也跟著襲捲了全丹麥,但她卻也很快地因為藥物濫用而暴斃身亡。傳教士知道這個消息後,經過多方蒐証,發現「公主」的死乃是整個色情影業所造成。因此他脫下神袍換上戰袍,帶著妹妹的女兒,一路追殺這批色情電影人。

觀後感:
動畫電影已經不再是小孩子的零食了,或許也可以成為成人的辛辣食物,本片算是成人的動畫,夠血腥夠色情,沒有避諱著畫面呈現,完全是限制級的演出,故事劇情很簡單,主要說著一個32歲的傳教士帶著5歲的小女孩,除了一路對抗各種惡勢力,傳教士不凡的武術身手,以及小女孩對功夫片的著迷,以最暴力最血腥的血洗情色影業界,以牙還牙的暴力動畫電影。

本片《公主追殺令》算是一部很電影形式的動畫,從鏡頭取景或是角色擺位方式,充滿濃濃黑色電影的味道,導演更是將真實畫面穿插在動畫虛擬影像間,真虛擺渡情感釋放。故事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幾年前仇殺Cult片《Kill Bill》,在片中以淒美又暴力的動畫,交待一個小女孩為父親復仇的經過,堪稱近年來最教影迷最深刻的電影畫面,而《公主追殺令》則是有種替天行道的天行著任務,去除敗類大開殺戒的偏老套劇情,但有趣的巧妙地運用這種「交錯反則」,在片中「反」而以真人演出的家庭攝影機影像做為動畫的背景,敘述「公主」墜入色情影業與淪為藥物氾濫下的犧牲的經過,使得全片在寫實與幻想間,交織出動畫史上空前的影像風格。

片中有許多畫面讓人看的怵目驚心,不是殺虐畫面,而是小孩子模仿的能力,其中有幾幕看了我冷汗直流,其中一幕32歲的舅舅幫小女孩洗澡,這時小女孩天真地既然想幫舅舅拉下褲襠的拉鍊,讓人瞠目咋舌,畫面會說話,頓時無數邪惡的畫面出現在腦中,是怎樣的場景讓只有五歲的小女孩做出這種恐怖的行為,是模仿嗎?還是她曾經做過類似的事?讓我無法繼續想像!

其實電影背後的企圖意涵很沉重,透過動畫故事針對批判情色業的發達,這種情形或許不單單侷限在丹麥地區,我想全球的情色業一直是最穩定的行業,只要有男生的地方一定有情色事業,《公主追殺令》一片是當代社會逐漸「色情片化」以及色情片產業消耗個人生命的一個註腳。在過去十年內,色情片工業以爆炸性的成長速度成為世界第三大產業。每年有數以萬計的女性加入色情媒體產業並且迅速地從普通人被轉化成色情片明星,通常還伴隨著悲慘的後果。




2008/06/23

Teeth(2007)-(台譯: 陰齒)觀後感

劇情簡介:
電影一開始由幼齡孩子對性器官的好奇引出,在男孩布拉德將手指伸入女孩唐恩的下體後,手指的肉被咬掉,保留到成人依然是深深的疤痕,以及在他內心留下的不敢說出的陰影。

唐恩作爲倡導純潔抵制婚前性行爲的禁欲主義先鋒,在靜謐的水域山洞與互相愛慕的男孩子破戒的親吻,被強行施暴,然而不幸發生了,男子的器官被陰齒活生生的“咬斷” 唐恩爲此搜索資料,知道了陰齒這個事物以及它的希臘傳說,去檢查的男婦科醫生將手伸入陰道時,由於不適將醫生的四根手指被咬斷,與此同時,相愛的男孩的屍體在那片水域被發現。

唐恩逃走,控制不了情緒,去找愛慕她的男生,吃了鎮定類的藥物,希臘神話裏講,只有英雄才能征服這樣的女子以及她的陰齒,然而在鎮定藥物的作用下,唐恩沒有反抗,果然成功與這個男生做愛,之後對著鏡子欣賞自己的身體 她以爲他就是她的英雄的時候,卻得知是男生們打賭能否得到她,於是憤恨的她同樣“咬斷”他的器官 。

她也利用自己的身體同樣懲罰了她的非血緣的不孝的兄弟,兄弟的惡犬吞食了他的陽物,她繼續離開,到了晚上,撘了便車,當她睡醒時,發現那個年邁滿臉皺紋的老男人司機對她淫笑,她很無奈,卻突然轉了臉色,露出可怕的笑容,她將會用自己的方式懲罰那些惡人……

觀後感:
的確,看完本片,心中一股莫名得寒冷,既恐懼又好笑,雖然電影題材有趣又新鮮,但不得不承認,獨立製片良莠不齊,有些獨立電影不僅無聊,甚至無恥。

電影故事很簡單,也很直接,故事開始講的是一個宣揚“貞操”觀念重於一切的女孩子遇見愛情無法把持自己處子之身的故事,電影看到這裡,或許你跟我一樣想法“老套”,不過,由於“陰齒”的出現,故事開始有了起色。設想一下,你和女朋友親熱的時候,你女朋友說,親愛的我今天不舒服我們改天吧,然後,你又很不知趣的執意要做,最後的結果是你女朋友把你的命根子應聲咬斷,這會不會太痛了,太殘忍了。

電影《陰齒》的創作思想來源於西方文明的古老神話故事,這讓我想起中國傳統文化中類似的名詞:石女。無論是陰道中長出牙齒專職噬咬陽具,還是“堅貞不屈、冥頑不靈“的石女,都表現出男性對女性生殖的恐懼。

本片表面看似宣揚的女性主義的真諦,其實卻被陽性主義亂七八糟反向操作,作爲一個正常女性,卻無法正常享受到七情六欲的性愛,活生生地剝奪了縱欲的本能,從這一角度而言,女主角就是一位悲劇人物,甚至變成一個怪物。可是,《陰齒》卻很奇怪的避諱了陰道長齒的原因,也沒有刻畫出女主角的心理變化,唯一的“樂趣”就是重點特寫陽具如何被咬斷的過程——非常的惡俗,非常的不堪入目,道具模型的逼真只能讓人覺得這部電影是嘩衆取寵的典型代表。

很多人批評這部電影說是“女權主義泛濫的典型性歇斯底里”,這點我不敢苟同。這只是對女權主義一種片面的誤解罷了。所謂女權主義,絕對不是女性征服男性的行爲,更不是閹割男性陽具的轉為報復的目的,而是如何讓女性更加平等的面對生命,享受生活。所以,《陰齒》就很無恥而內斂的抹黑了女權思想。

以較嚴格的角度來看本片,劇情空洞,角色性格詮釋無說服力,毫無邏輯性的弱智劇情將這位悲劇性的女主角描述成了以懲罰男性爲樂的變態女性,我實在不明白導演借這樣的創意,要闡述什麽樣的理念來。但換個角度來看,本片應該可以給喜歡欺負女性的男生們,有個疼痛的經驗和警惕。

2008/06/19

流浪神狗人(God Man Dog)(2007)-觀後感

劇情簡介:
手部模特兒青青(蘇慧倫飾)和建築師丈夫阿雄(張翰飾)的婚姻,瀕臨了崩解。向來安靜的青青時時刻刻擔心著剛出世的嬰兒是否還活著,也常常覺得自己被捆綁在有形、無形的束縛中,無法呼吸。她以爲外遇的激情和基督的信仰,可以讓她從愛子夭折的痛苦中,獲得生命的氣息;忙碌于事業的阿雄,無能面對妻子的痛苦與崩潰,以及日漸冰冷的婚姻關係。他靠著打坐和瑜珈,釋放自己雙重的壓力,企圖尋求心靈的平靜,卻發現,這樣的安頓,只是一時的逃避,無法解決他和青青之間隨時就將崩解的緊張關係。

散打搏擊好手Savi(杜曉寒飾),面對著因整日酗酒而讓家庭四散的父親,充塞在年輕軀體裏的忿怒,四處急竄,無路可出。她只好一拳一拳地打在沙包上,發泄自己,並試圖改變困頓的命運;擺脫不了酒精糾纏的必勇(不浪.尤幹飾),努力開著貨車,載著他所買不起的水蜜桃,一趟又一趟地來回於曲折蜿蜒的山路中,希望可以藉由上帝的引領,喚回女兒,重建家庭。眼看生活逐漸趨於軌道之際,必勇卻因爲面對不了現實的挫折,再度逃到酒精的誘惑之中。

裝著義肢的牛角(高捷飾),總是開著一輛裝滿神明的貨櫃車,在臺灣四處撿拾與營救被丟棄的各式神明,也同時存錢準備換裝新的義肢。從小無依無靠、四處流浪的阿仙(張洋洋飾),自認爲是個“沒有福氣的人”,所以他喜歡收集各式平安符,以自求福氣。一老一少,載著滿車的神明和平安符,自在地在山林和水澗間穿梭行走,他們照顧神明,神明也庇護他們。

在鬼門開的瞬間,一起因流浪狗而造成的死亡車禍,卻在瞬間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觀後感:
多線性故事發展的電影,以在當代電影市場變成主流的趨勢,似乎也變成賣座電影不敗的模式,尤其前幾年的《Crash衝擊效應》更讓這類型電影得到最大的光芒,得到奧斯卡最佳劇本奨,而本片也遵循這類型敍事風格模式,新銳導演陳芯宜發揮魔幻寫實魔力,將故事分幾條線進行,一對物質充裕卻心靈空虛都會夫妻,一個身價不如水蜜桃的貧苦原住民家庭,一尊大家樂風潮過後被丟棄的落難神像……,看似無交集的故事,卻因爲一場車禍而有了交集,辛辣諷刺的說出臺灣社會體系的荒誕無奈。

在影片中,我們看到許多台灣的符號標誌,神明神像、廟會、流浪狗、詭異的神明車,充分展現臺灣獨特的拼貼文化,那是一種瑰麗而張狂的視覺意象,各種外來與內在文化相互激蕩,卻意外産生出如此荒謬不搭調的奇異組合。就像貨櫃車裏的大型神明竟穿上了霓虹燈管、一台豪華跑步機被放置在青山綠水中、原住民必勇被誤認爲逃跑的外籍勞工,看似超現實的畫面,但實際觀看卻是寫實的台灣特色,以至於到了最後,似乎所有事物的位元階也全部都被打亂了,百萬古董神像與殘缺的落難神明並列、百萬名犬與流浪狗相偕同行……好像唯有如此,才能透露出自由解放的一絲希望,也表達出臺灣人心靈上的無依感。

電影中,沉重悲觀不斷湧出,看似健全的一群人們心中都有個缺陷,當手部模特兒的青青,最有價值地只有她那一雙手,現實生活一團亂,產後對婚姻產生了動搖,更對自己嬰兒的猝死內咎萬分。開著大貨車往返臺北、台東地必勇和阿美,價值卻比不上他們運送的那些頂級水蜜桃,每天只能透過酒精的麻醉和上帝的信仰得到救贖,可惜得不到女兒的原諒。必勇的女兒Savi是搏擊散打的冠軍,但她的眼中永遠有著恨意。到處營救流浪人的牛角,卻愁於買不起價值十萬的義肢。而號稱大胃王冠軍的流浪兒阿仙,最突出的則是那因流浪而永遠吃不飽的欲望。他們的條件不完全符合,但是本質卻相同的,爲了晉升更高的等級,他們努力往上爬迎接命運,但同時也讓他們的心靈處於一種流浪的狀態,找不到依靠。更多的物質、更多的心靈養生會館、更多的神像、更多的宗教似乎並沒有讓這群人找到心靈的出口,於是,當一場車禍打亂了他們的腳步,原本束縛在他們身上的線被扯了開來,有人因而得到救贖,卻也有人因而偏離了軌道,找不到出路。


2008/06/18

Tenacious D:in The Pick of Destiny(2006)-(台譯:吉他狂想曲)觀後感

劇情簡介:
在威尼斯海岸,天真的美國中西部人JB結合當地遊手好閒的KG組成Tenacious D搖滾樂團。然而想要一炮而紅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他們打算竊取一件傳奇法寶─一把置身三百公里外搖滾博物館內的魔法吉他。

觀後感:
搖滾樂題材的電影一直都是我喜歡的類型,或許因為自己太愛搖滾樂關係,所以找遍許多關於搖滾樂的電影收藏觀看,記的一次觀看《High Fidelity失戀排行榜》時,看到片中有位默默無名的胖子滿口搖滾樂經,逗趣又瘋狂,讓人不對他有興趣很難,因此認識了Jack Black這號人物,後來他拍了許多電影都在我心目有不錯的印象和評價。

而本片他演出《Rock of School》後的另一部搖滾類型電影,而本片不僅驚歎於影片別致且有些荒唐的劇情,攝人心深的配樂,視覺效果也有不錯的表現,章回式段落利用塔羅牌牌面不同情節故事穿插,有點瞎的電腦特效更是在本片發揮到Cult的精神,而在人物的設定,每個角色的表演也是可圈可點,比如劇中的男主角-- Tenacious D成員Jack Black和Kyle Gass的原色演出,神經兮兮的吉他中心經理由Ben Stiller客串演出,蹩腳的博物館保安,等等配角。就連Tim Robbins也來客串了一個有濃重卷舌音的斷腿樂手。

電影算是半傳記性電影,片中人物名稱都取自現實生活的本名,Tenacious D當然也是真實的樂團,成員Jack Black和Kyle Gass更是樂團的兩大靈魂人物,出過出了兩張專輯,曲風偏向Folk Rock/Hand Rock,但有趣是歌曲中常常有很白痴的無聊對話,例如愛上你媽跟你媽上床之類的話,喜歡你爸之類的低能笑話穿插,讓專輯聽起來似乎在鬧劇中聽搖滾樂,的確有趣,自己喜歡聽搖滾樂,沒有什麼理由,或許就是喜歡它簡單、有力、直白,特別是它強烈的節奏,它的無拘無束,而它歌唱的題材,是年輕人關注的問題密切相關,它唱出了我們逆反的心。有人不理解搖滾樂,他們誣衊它來自地獄深處,是惡魔所造的魔音,它是想你反抗上帝。沈迷於搖滾樂,你會變成無腦的木偶,而你所有的一切也將操縱在惡魔手中,你的心會失去方向,一切都會變得混亂。所以他們不許自己的孩子有涉及任何有關於搖滾樂的舉動,這是出於此,小JB背上心愛的小吉他離家出走…

確實沒想過有人能爲音樂癡迷於此,自己很難真切體會出他們的初衷。也許對某些人來說,搖滾樂就是他們的願望,同時也是他們的希望。搖滾樂能給他們帶來一切,他們爲其癡,爲其狂,爲其生,同樣也會爲其死,他們陶醉其中,他們用搖滾樂來發泄對現世的不滿,來挑釁當家,甚至是天上的神也未能倖免。他們不惜爲它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過著入不敷出的日子,街頭賣藝,爲辛苦得來的$ 10雀躍不已…

電影對搖滾樂的起源不乏調侃,說它是由命運撥片--惡魔的牙齒所制彈奏出的弦音,一個中世紀歐洲的鐵匠用該撥片加以一把西班牙琴俘獲美人心,夠Romantic的,然而到了近代,它更是興風作浪,用過它的人彈奏出了曠世巨作,成了令人敬畏的作曲家、萬人推崇的硬搖滾樂手,這都歸功於這撥片的魔咒。不幸的是,這麽厲害的撥片卻在Tenacious D這兩個傢夥的手裏被掰爲兩半,更搞笑的是,他們竟然用對方的撥片,彈奏出能夠戰勝惡魔的搖滾樂,看來友誼的力量確實是強大無比的,無人能敵,跟別說是神了,這裏的當然是邪神。

搖滾樂是來自惡魔的魔音,而惡魔就住在我們的身體裏,住在我們的心裏,是它讓我們不想工作,不想練習,或是不像說實話,是它讓我們放縱的狂歡,盡情歡愉。它是我們腦子那個微弱的聲音,在對你討厭的人說:Fuck You! 這時,耳邊響起溫情的樂曲,我的心也隨之融化,這確實是一種生動的比喻,我以爲。無需掩飾,做一個真實的自我吧!


Tenacious D獻唱 (超白痴的片段)

電影預告

2008/06/16

Walk Hard: The Dewey Cox Story(2007)-(台譯:永不止步)觀後感

劇情簡介:
美國人愛Dewey Cox!
這位已經被傳奇化的音樂家兼唱作人,代表的是美國歷史上的一段文化的縮影。而隱藏在音樂光環的背後的,則是Dewey Cox起起落落、真假難辯的傳奇故事,因爲他的歌曲,改變了整個國家的信仰。在他盤旋而上的搖滾生涯中,Dewey Cox和411個女人上過床,結過三次婚,生了22個小孩,還有14個過繼的兒女……

在上世紀70年代,他自己創作並主演了一檔綜藝節目,大受好評。Dewey Cox的交友圈子甚廣,有像貓王和披頭士這種與他一樣的音樂偶像,也有不知名甚至不入流的流氓地痞,他吸毒、戒毒不知道多少次,似乎對於先上癮、然後再輕易戒掉有著近似於病態的著魔。然而正是這一切,才成就了Dewey Cox作爲一代音樂象徵的偉大地位,最終,還爲他贏得了一個好女人不離不棄的愛情,她就是後臺歌手達琳。

觀後感:
我們都知道,好萊塢最喜歡搖滾樂的演員是Jack Black,但是這次換了另一個胖子!某一次閒逛電影網站時,赫然被這張很白痴的海報給逗笑了,其貌不揚的胖子模仿起Jim Morrison的模樣,有模有樣表情和裝扮引起我想看的興趣,用膝蓋想,想必電影內容應該很白痴也很搖滾吧。
(Jim Morrison)
看完本片,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但也很佩服好萊塢的電影編劇的厲害,把一個平凡的小故事巧妙的變成感人肺俯搖滾惡搞史詩電影,從影片一開始少年Dewey Cox把兄弟劈成兩半、到海報上那位胖子裝嫩扮中學生這些橋段就看出來影片有著俗喜劇的惡搞成份,講故事的手法有點無厘頭,但影片還是有吸引我的地方,那就是充滿了很多讓搖滾樂迷津津樂道的細節值得玩味。

主角名叫Dewey Cox?!想了又想,查了又查,發現搖滾樂史上沒這號人物,後來才知道是個虛構的傳奇搖滾樂手,而電影內容主要分為他演藝生涯跨越20世紀搖滾樂發展最鮮明的四十年:三O四O年代,主角在七八歲的年紀天賦異稟竟然彈出了Blues味濃重的吉他;到了十幾歲的青澀年代一曲“Take My Hand”甜美律動的節奏很討年輕人喜歡,但招來了保守人士的抨擊,這是搖滾樂啓蒙的處境體現;Dewey在黑人俱樂部一鳴驚人,這點正是搖滾樂源自黑人音樂的彰顯;Dewey最深入人心的名曲“Walk Hard”琅琅上口,極有五六十年代樂風的表率意義,舞臺下的Dewey Cox生活糜爛,睡過411個女人,結過3次婚,生有22個孩子,這個數字明顯是誇張效果,但對於搖滾樂與藥物、性回避不了的話題性來說,也並非是無迹可尋的。

更有趣的是,電影中Dewey與Elvis Presley、Buddy Holly、Beatles的一面之緣,故事巧妙安排穿插,更借鑒Beatles 的Yellow Submarine動畫橋段很酷,而前面才說過最喜歡搖滾樂得演員Jack Black這時他客串了一個超好笑的角色,就是Beatles裡面的Paul,超白痴的表演方式還跟Lennon鬥嘴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模仿Beatles得演員口音模仿得惟妙惟肖,除了Jack Black。

進入了迷幻主導的七十年代,Dewey Cox作的曲子也越發曲高和寡,讓人聯想到The Doors的精神領袖Jim Morrison,垮掉一代的精神狀態投射在了Dewey Cox身上,追求社會責任感自身價值的體現,其中那首借鑒Bob Dylan的歌曲是一個驚豔的亮點,那個年代同時受到電視普及的影響,電視現場秀的催化讓搖滾樂的發展迅猛了起來;告別樂壇的二十五年後,重新回到舞臺上接受終生成就獎的肯定,這是最終的高潮,也給Dewey Cox傳奇而具有表率意義的搖滾歌手身涯劃上完美的句號。



Ed Wood(1994)-(台譯:艾德·伍德)觀後感

劇情簡介:
1951年的好萊塢,胸懷大志卻整日在片場忙碌無所作爲的Ed Wood終於有機會上演一出由他自己導演的戲。然而這一事業剛一開始便以失敗告終。

聽說製片商喬治韋斯正在策劃一部名叫《我改變了性別》的影片,Ed Wood又馬上自薦擔任影片的導演兼主演。Ed Wood努力勸說已退休的影星Bela Lugosi複出,並要自己的女友多勒瑞斯也參演此片。但儘管籌備工作已完成過半,影片的片名也一再更疊,Ed卻仍然沒有獲得拍片合同。受到挫折的Ed並未放棄夢想,他又爲了另一部影片《原子能新娘》的資金四處奔波。爲了幾萬美元的贊助,他屈從於一個肉類批發商的要求,讓批發商的兒子飾了片中的英雄角色。

Ed在事業上屢屢受挫,女友多Dolores也離他而去。疲憊的Ed被迫進了醫院。在診所裏,Ed遇到了美麗的凱西。兩人一見鍾情,Ed也因此得到了片刻的寧靜。

出院後不久,機會終於再次降臨。Ed得知有家教堂有意贊助影片的拍攝。他立即趕去爲自己的科幻片劇本遊說。爲了讓對方滿意,Ed還特地讓全體人員做了洗禮,並按照教會的要求改了片名。

儘管困難重重,Ed仍然在努力而樂觀地做著。影片終於上映了。在首映式上,Ed興奮不已。他自認理想已經實現,終於能被世人永記。然而影片卻並沒有受到人們的歡迎。Ed Wood最終仍然只是一個失敗的造夢者。

觀後感:
嗯!很有趣的傳記式電影,仿黑白電影的手法彷彿讓我們回到上個世紀的50年代,整部電影充滿濃濃導演Tim Burton獨特的黑色幽默和詼諧逗唱的鬧劇橋段,有趣的回顧了傳奇而潦倒一生的傳奇導演Ed Wood故事,獨特的個性以及他與其英雄Bela Lugosi及其他合作者的親密關係,生動地刻畫了Ed Wood爲理想而熱情投入,拍攝其幾部代表作的經過。96年Tim Burton也拍攝了《Mars Attack!》這部惡搞外星人電影,更是讓許多人跌破眼鏡,以這部同樣Cult Film的精神”so bad it's good”的影片來向Ed Wood及其所代表的B級片傳統致敬。

Tim Burton所拍攝的那部異常感人的同名傳記片,整體電影並不嚴肅,反而覺得趣味,怎麼說?畢竟Burton鏡頭下的Ed Wood並不儘是那麼真實的Ed Wood,很大程度上Burton把Wood浪漫化了,塑造爲一個多少帶有Burton色彩的傳奇性,一點點的瘋狂性,更是一個不被人理解的藝術家,但更大程度上他是一個充滿自信的冒險家,雖然他的作品並不便被人理解,"才華"並不被人肯定,但他有著孩童般的天真與永不受挫的樂觀精神。當製片人打電話來向他咆哮他剛拍好的影片是他見過的最爛的爛片時,Wood臉上仍是一貫的笑容,回復道"The next one will be better!"。對他而言,永遠沒有NG的情況發生,儘管演員走路撞東撞西,他也不以為意,他認為第一個鏡頭(the first take)總是完美的,不單因預算所限無法攝製更多鏡次,也因他相信自己的成果,如其口頭禪所說,是Perfect!!我們無法不注意到他對其作品角色的熱愛,拍攝時與演員一起默誦他自己寫的對白。

或許我沒看過Ed Wood本人肖像,但是我看完本片,卻被Johnny Depp所扮演的Ed Wood感到熟悉,或許那個瘋狂執著的年輕導演,就像Johnny Depp扮演下的形象一般,樂觀天真,永遠帶著笑容傻傻的想著電影的橋段模樣,頓時我也忘了這是部電影,甚至覺得自己就在看而Ed Wood的紀錄片。

Ed Wood個人最津津樂道就是拍了一部被評為史上最爛的電影《Plan 9 from Outer Space》,電影內容從科幻、情色、恐怖、外星人、暴力、僵屍鬼怪各種元素拼湊而成,怪里怪氣,手法十分粗糙,甚至飛碟特效都是用碟子黏起來就成了飛碟模型,然後吊著線就拍了,隱約還看到線的蹤跡,電影當時可說是一個天大笑話,但是電影的進步演化,Cult的電影更是逐漸獲得部分觀眾喜好,Cult美學特質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主流電影限制某些元素的明顯呈現,認爲他們indecent從而unacceptable,另一些元素雖不被拒斥,但出現在主流電影中時需要服從於敍事。好萊塢自大約1917年建立起敍事電影的語法後對敍事的第一性甚爲強調,只有這樣的電影才被認爲是好的。而在Film中,這種主次關係時常被顛倒了過來, attraction最大,敍事的因果關聯、合理性、人物刻畫、心理動機甚至attraction的組織方式等等都變得次要了,甚至故意弄得很糟以求某種誇張效果(當然多數時候還是導演沒有能力很好地掌控敍事)。這樣當然會使很多觀衆不滿,但另一部分觀衆對此並不介懷,畢竟不同的觀衆對於電影有不同的訴求,不同的美學標準也在所難免。另一個重要原因,現在的觀衆對於電影製作過程有了一定的瞭解,他們對於這些粗糙的特效與連戲的錯誤的態度慢慢從批判轉爲以此爲樂,這些錯誤難道不是很好笑嗎,那麽看這樣的電影不是很娛樂嘛。

2008/06/11

河流(The River)(1997)-觀後感

劇情簡介:
小康跟隨著自己的父母居住在臺北的公寓中,他的生活如同死水一潭。父親是一個偏愛年輕男孩的同性戀者,經常出入於三溫暖浴場。而小康的母親因爲父親的原因而一直處於性饑渴中。某天,小康發現自己的脖子生了怪病,痛苦萬分。於是,父親帶著他四處求醫,但始終不見效果,在賓館的黑暗的三溫暖浴場裏,父子兩人在黑暗中互相摸索著對方的身體……

觀後感:
一個很簡單的故事,沒有非凡的劇情轉變,更沒有亮麗的演員,輕描淡寫的拍著一個你我一樣的家庭故事,鏡頭帶著悲傷自省的隱含,影片中的小康是被河流污染物所傷害的“潰瘠”病人,父親則是倚賴著“三溫暖”來打發自己同性戀欲望的怪人,他們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間,母親有她的色情錄影帶、餐館的狹小電梯,和一個相當疏離的情夫。而父親則有他的漏水天花板,和他等待、洩慾解悶的“三溫暖”黑暗蒸氣室。小康則處在那塗染得瑰麗實藍的榻榻米小屋,平日裏遊魂似的閒逛無所事事。他們的心靈,幾乎和小康的身體一樣,逐漸病變扭曲,而生活的概念,已然在無希望的眯盹下,瀕臨了幻滅與崩潰的邊緣。與那個僅只能提供一些同性快感的榻榻米小屋相比,影片中的那條被污染得不成樣子的河流則更像是罪惡的淵源。那是人們生存的空間與生命的源泉,卻已經被糟蹋得肮髒不堪不成樣子,它暗喻著日漸淪落的社會道德準繩,而小康家那頻頻漏雨的屋頂,也接連暗喻了一個支離破碎難以彌補的家庭。小康與他父親所暴露出的同性戀情結,似乎更像是順著河水蜿蜒而日漸流行起來的一種病。惡劣的環境、拙劣的生活、病態的人生、晦澀的告白,故事自始至終都在宣泄著一種歇斯底里、曖昧不清的痛!片中幾乎所有的視覺重心都給予到了人物們的生存背景之上,無論是河水、雨水、街市還是“三溫暖”小屋,紮實的影像捆綁著它們重復訴諸著一個簡單的控訴——對生活的控訴!

很簡單的故事,疏離的一家三口,日復一日的隔絕,孤獨。蔡明亮的電影,都有一些封建迷信的元素。《青少年哪吒》裏的求籤、裝瘋,《你那邊幾點》裏冗長的誦經,還有這次的脖子痛,也到廟裡求神問佛,燒符問卦的行為,母親和父親爲了醫治兒子的脖子痛用盡了一切古怪離奇的方法,畫面粗糙,氣氛詭異壓抑。一開始我還以爲李康生是在那髒河裏被什麽東西給咬了,越到後來越覺得他是在裝。他就是想折騰,這般折騰,三個人能連在一起,彼此焦灼不安也好。

電影中可以看到蔡明亮的黑色幽默,母親求好心切想讓兒子李康生的脖子痛紓解疼痛,拿著按摩棒給兒子使用,而下一個鏡頭轉為母親只能躲自己房間裡面看著鹹濕A片,下一個鏡頭則特寫著李康生的手上那紅色的棒狀按摩棒,舒服的放在脖子上,荒謬又可悲的家庭問題。父親為了讓兒子歪著頭可以正常騎車情況下,便坐在後座用雙手扶助駕駛的李康生,這樣的畫面相信只有蔡明亮的電影才看的到。

父親是孤獨的,與妻子分房,房間空蕩蕩毫無擺設可言,只有下雨天就會漏水的天花板,他到客廳睡沙發。時常去三溫暖找年輕男子滿足自己的同性戀欲望。在一次意外發現給他手淫的年輕人竟然就是自己的兒子時,憤怒的給了兒子一個耳光。這算什麽?算亂倫嗎?給兒子手淫,唯一排遣孤獨的隱私被曝光,那是怎樣一種無奈和荒唐。

他對兒子的愛是隱晦的。在搭摩托車的時候扶著兒子疼痛的脖子;請他吃一碗稀飯;兒子生病了打電話給妻子大聲吼她,無法宣泄的仍是焦灼不安的孤獨。

蔡明亮的電影是對孤獨的最好詮釋。無可救藥的孤獨。從開始到結束。每個人,淡漠的,瘋狂的,彼此不能拯救,沒有答案。

2008/06/09

Grindhouse-Planet Terror(2007)-(台譯:刑房-恐懼星球)觀後感

劇情簡介:
一種奇怪的病毒襲擊了小鎮,把居民們都變成了吃人僵屍,到處是一片地獄般的慘狀。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把世界變爲活死人之地!無能的警察們戰戰兢兢,他們連自己的小命尚且不保。女主角切麗(Cherry)本來是一位脫衣舞演員,被困小鎮,遭遇僵屍圍攻。無奈之下,與幾位同伴一起組成自救小隊,以同樣兇殘的方式與僵屍展開了殊死的拼殺。幾分鐘前還在鋼管舞臺上風姿撩人的切麗,一會兒就殘忍地被切掉了右腿。面對在小鎮瘋狂咬人的僵屍兵團,阿雷給她的斷肢安上M16機關槍。頓時切麗成了最英勇的鬥士,她腿上的機關槍不僅能發射普通子彈,連殺傷力強大的迫擊炮也能成爲她的武器。

觀後感:
相信這系列電影可以說是近年來最瘋癲最血腥的Cult Movie。

這部《Grindhouse》其實是由兩個故事《Planet Terror》,和《Death Proof》,也由兩個導演分開來拍攝的。第一部分由Quentin Tarantino自編自導的《Death Proof》,堪稱是沿襲了其成功前作《Kill Bill》的“血腥殺戮”風格。

第二部分《Planet Terror》由Robert Rodriguez執導。這個故事完全接近傳統僵屍電影的風格。一種奇怪的病毒襲擊了小鎮,把居民們都變成了吃人僵屍,到處是一片地獄般的慘狀。

目前先看了《Planet Terror》,所以先將觀後感跟大家分享,而相信很多人對《Grindhouse》這個名稱感到陌生,而這個名稱來自於風行上世紀60-80年代的《Grindhouse》電影致敬。當年在大城市市郊有幾間電影院,主要撥放著低成本電影,《Grindhouse》電影因爲製作成本低廉,片長往往只有60分鐘,而影院通常把兩部片子連著播,電影類型通常就是情色、恐怖、次主流的影片,品質參差不齊。但是少部分想要拋開現實社會壓力影迷的短暫避風港,在台灣早期鄉下也有類似電影院存在過,而不同是,台灣地區更是有“人情味”,在電影和電影更換中間空檔還來個真人鹹濕的脫衣舞秀,簡直就是掛羊頭買狗肉的行銷方式。。

而原本Quentin Tarantino和Robert Rodriguez在這部《Grindhouse》打算是每人拍一部60分鐘的片子,故事獨立,連起來播放,極力模仿當年讓他們癡迷的B級片,但是兩人一拍不可收拾,欲罷不能,導致後來變成兩部獨立長片,但不失電影的有趣性,而就連影片的海報,也模仿當年的慣例——一張紙上印了兩部片的宣傳畫。他們還刻意把電影膠片做舊了色彩,電影畫面上多了許多舊膠片刮上幾道痕的陳年痕跡,再來點兒灰塵和髒點點,影片發霉所產生的雜訊,影片不時會出現跳格、焦距不準和晃動的現象,甚至還會看到膠片燒毀熔化的鏡頭,甚至出現一些早期電影院會或在影片撥放同時,旁邊會忽然出現的”尋找某某人”之類的現場尋人字幕效果,濃濃惡搞精神,更是讓早已銷聲匿迹的《Grindhouse》電影再現人間。

當年《Grindhouse》戲院播放兩部電影的間隙,放片的人都愛播些預告片過渡一下充滿時間。據說當時丟失膠片中途沒了畫面,也是經常的事,所以預告片也經常被用來填時間。Quentin Tarantino和Robert Rodriguez倆致敬得相當徹底。他們認真拍了三段假預告片,就只是想放在兩段電影中間撥出。

因為目前只看了《Planet Terror》,所以只能先從這片開始寫起,本片延續了經典僵屍片的路徑發展出更血腥更狂癲的視覺震撼,故事內容很簡單,故事開始由一群軍隊間的打鬥,導致軍隊的化學武器被破壞,化學氣體引發人們變成僵屍的主要原因,而將變成僵屍的活死人會不斷的尋找活體,必須要破壞腦部才能完全阻止其行動,看到這裡,或許你會問我這有什麼好看的?!因為這模式跟以往經典僵屍電影大同小異,更有上世紀80年代的《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系列的影子,但其實不然,因為,本片其實以僵屍片包裝內卻賣著武打、槍火、血腥、情色、惡搞、愛情、親情、飛車、同異性戀等等膏湯,濃稠黏膩讓你傻眼的程度不失同類型影片。

在電影中,女性的角色頗受導演重視,脫衣舞孃利用自己優勢,獨立生存賺錢,在一次被僵屍襲擊後,失去了一隻腳,讓她傷心欲絕,可是前男友阿雷給她的斷肢裝上M16機關槍。頓時脫衣舞孃成了最英勇的鬥士,她腿上的機關槍不僅能發射普通子彈,連殺傷力強大的迫擊炮也能成爲她的武器,甚至拯救了人類,最後還建立了一個王朝(有夠瞎)。而另一個女主角,身為護士也是醫生的太太,卻被著醫生偷偷搞外遇,更諷刺的是外遇對象既然是女的,似乎間接說明著男生不可靠的,也顛覆了我們在以往恐怖電影中女性角色只會尖叫,沒有自衛能力,弱不禁風的形象,反而男性在本片反變成弱勢,甚至有一幕強暴戲碼,病毒讓想要侵犯女性的陽具腐爛溶化,明顯閹割主義下的畫面,帝國主義和陽性主義我想以逐漸不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和執行。

有時候都會羨慕Quentin Tarantino和Robert Rodriguez這兩位鬼才,為什麼都能拍出一些讓人驚艷的作品,但詳細去分析他們電影的元素和手法,會發現他們所使用的成分都不是最新科技和特效,反而是利用許多舊東西拼湊出的新觀點,例如: 《Pulp Fiction》中玩的黑色電影,大量無意的垃圾對白加上解構的時間線,造成經典,而《Kill Bill》就很明顯翻玩著香港邵式功夫電影和武打明星李小龍打通關的橋段,血腥殺戮,這種話化學變化我想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看很多,因為看的夠多,才能玩出更多花樣,就像DJ混音一樣,手邊唱盤夠多,玩弄的手法節奏,相對更是無限可能性。

本片最高潮的橋段就是主角開著直昇機瘋狂的殺虐僵屍的畫面,血肉橫飛,瞠目咋舌,如果你有看過Peter Jackson的《Dead Alive》,相信你心中會有跟我一樣想法,妙極了!

青少年哪吒(Rebels of the Neon God)(1992)-觀後感

劇情簡介:
哪吒指一個叫李康生的男孩子,這是一個不討人喜歡的男孩。他性格內向,不喜歡讀書。他的媽媽去爲他求生拜佛,結果乩童說她的兒子是哪吒轉世。另外兩個男孩一個叫阿澤,另一個叫阿斌。是靠“偷竊”過活的。常常在夜晚他們一起去撬投幣電話和遊樂場的機器。

李康生突然決定不考聯考了,拿了一筆補習班退回來的學費,跑到西門町去晃蕩,他遇到阿澤。阿澤這個典型的不良少年,整天不是打電動,就是騎著一輛重型機車在街上呼嘯,一把大鎖永遠挂在車頭架上,看誰不爽,抓起來就砸,小康記得很清楚,這個傢夥就曾經砸過他爸的計程車。 小康跟從阿澤,當阿澤跟冰宮上班的阿桂旅社開房間的時候,小康在滂沱大雨中把阿澤心愛的機車給砸得稀巴爛。

阿澤發現自己走楣運了,車子被砸爛不說,最好的朋友阿彬,在他們去售貨時,被流氓打得只剩下半命,最糟糕的是,他發現自己愛上他哥的“馬子”阿桂。小康的運氣也好不到那裏,老爸知道他退費的事,把他趕出家門,他開始不知何去何從?

觀後感:
半夜睡不著覺,拿一隻蔡明亮的早期作品來看吧!
本片算是蔡明亮初次執導的作品,而看出來本片蔡式風格還不是那麼明顯,風格算是延續台灣新電影的寫實手法,但多了點實驗鏡頭和嘲諷的觀點,本片以兩名臺北邊緣青年的生活細節,反映當前臺灣年輕人遊離於家庭與社會的孤獨感,並將臺北這個混亂而無秩序的“大工地”在畫面上做出鮮明有力的呈現。全片以寫實手法表現新新人類浮萍般的人生態度,野心不大但頗有感觸。

看過許多關於青年人的電影,尤其徐小明的《少年ㄟ,安啦!》更是讓人印象深刻,雖然兩部電影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對社會失望衝動的年輕份子,但在徐小明的《少年ㄟ,安啦!》中,就多的是燥熱失控的天氣和言語,吸毒爭地盤,吵鬧打鬥間求的生存之道,強調著一種存在感,同樣的在蔡明亮也讓我體會到他的不安和鬱悶,而在《青少年哪吒》裏,無論是場景的選擇,還是人物故事本身都透著不安,但是表面上鏡頭是冷靜的,更客觀的,冰冷的鏡頭下,看的人會明白的感受到影片裏所彌漫的潮濕和陰冷。

“哪吒”指那單獨的一個叫李康生的男孩子,這是一個不討人喜歡的男孩子。他不要念書,性格內向,更不喜歡說話,整部電影說不到五句話,整天不曉得在想什麽。他的媽媽去爲他求生拜佛,結果乩童說她的兒子是哪吒轉世。我想大概哪吒在這裏意味著叛逆和異類吧,或許。可是他的爸爸卻不信邪,是一個嚴肅的恨鐵不成鋼的父親。像大多數的家庭一樣,媽媽唱紅臉,爸爸唱白臉,而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平常無聲無息,心裏卻蘊藏著太多的不滿和夢想。這是真實的生活的狀況,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那時候我們總是一個人把自己關在房間裏,漫無目的的發呆,女孩子會寫很多字的日記,男孩子不停的看電視或者胡思亂想。就是不想和父母說話。吃飯的時候也不說,覺得他們很煩。我說的他們不會懂,他們說的我根本不想聽。於是代溝橫亙在我們中,沒有辦法避免的距離。

本以為這個有點熟悉的簡單的故事,乍看下似乎沒什麼大特別,但實際上影片的敍事結構很特別,起初是平行展開的,康生和阿澤他們各自的生活。然後漸漸的他們匯合在一起,儘管他們自始至終並沒有認識彼此,都是康生默默的跟著阿澤他們。但是我們看的人可以明白的感受到他們的某種共通之處。

南方陰霾的天空下,失去了方向的青春少年們究竟爲了什麽而在這個世界掙扎,究竟在尋找什麽,究竟自己要的是什麽?這種種的問題,影片裏沒有給我們答案。我們只是看著他們迷失和尋找,在都市的鋼筋森林裏畸形的存活著。愛情發生過,傷痛發生過,努力過,也逃離過。不停的背叛著,同時又不停猶豫著。


2008/06/02

Persepolis(2007) -(台譯:茉莉人生)觀後感

劇情簡介:
影片通過一個早熟而且直言的9歲女孩Marjane的眼睛,揭示了伊斯蘭革命時期,基要主義者掌握大權後伊朗人民希望的破滅,女性被迫戴上面紗,數以萬計的人被投進監獄。聰明而大膽的Marjane,設法瞞過官方的爪牙,認識了Punk、ABBA和Iron Maiden樂隊,兩伊戰爭的爆發,讓人們的生活陷入無邊的恐懼中。隨著Marjane年齡的增長,她的大膽讓父母對她的安全越來越擔憂,她14歲那年,他們終於做出艱難決定,把她送往奧地利上學。

身在他鄉、孤獨脆弱的Marjane經受了青少年慣常的苦難折磨,而且經常被等同於她所逃離的宗教基要主義和極端主義,對此她毫不退縮,極力辯白,最終贏得了認可,甚至有了愛情的體驗,但是高中畢業後,Marjane又恢復到孑然一身,而且患上了嚴重的思鄉病。儘管這意味著她要重新戴起面紗,生活在一個專制的社會中,Marjane還是決定回到伊朗家人的身邊。經過一個艱難的調整期,Marjane進入藝術學校並嫁作人婦,她仍然沒有改變自己仗義直言的個性,繼續針砭時弊。24歲時她意識到,儘管自己是個道道地地的伊朗人,卻無法在這個國家生活,於是她做出了痛苦的決定,離開家鄉前往法國,儘管過去被烙上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但她卻要追求一個樂觀光明的未來。

觀後感:
看完本片,心中沒有因為電影結束而落下電影情節沈重,換來的只是隱隱約約沈甸甸無形的憂傷,看電影前,對本片單純抱著輕鬆悠閒的態度去迎接,卻沒想到電影帶給我們的渲染力如此強大有力,讓人頓時喘不過氣。

《茉莉人生》整體劇情直線性發展,卻夾雜著獨特的失落與傷感,它反映出被西化以及世俗化的伊朗知識份子對現實社會微妙的失望和孤獨感。而導演利用黑白色塊線條勾勒出一個令人浮想聯翩的世界,他們既保持了人物描述的單純和簡潔,又讓影像在沈重憂鬱中透出難得的幽默和溫情,戰爭、死亡、政治迫害、離別傷痛等等,被一種舒緩綿長的曼妙深情消解,重構的歷史和想入非非的個人生活終究化作揮之不去的永久鄉愁。影片畫面富滿伊斯蘭特質,導演利用花卉、蔟葉、人體輪廓或者獨特的幾何圖形,構建起一種直線、角線或曲線交錯的、有別於主流動漫風格的畫風。音樂上主要採用類似伊斯蘭樂曲的單音音樂,以單線進行的旋律爲主,輔以必要的修飾,獨特的絃樂器演奏,配合鋼琴、橫笛緩緩展開,透過其間,一個去國懷鄉者滿懷深情的哀愁和詠歎躍然紙上。

電影劇情大可分為兩條故事發展線,一條為Marjane童年的描述和內心喃喃自語的童年回憶,而一條也就是長大成人的Marjane當下生活,而個人明顯喜歡Marjane童年的階段,也許個人逃避主義作祟下的潛意識,童年的回憶、家庭的溫馨和文化認同,是她永恒的歸宿和根源;年紀的關係,家庭在她心目中永遠是最安全的避風港,喜歡聽大人談論著政黨之間的故事,反革命的家人也變成他的偶像,充滿許多浪漫情懷的少女單純,潛移默化下的環境,也慢慢造就他獨立自我的想法,在革命伴隨著解放的夢想,而人們迎來的卻是原教旨主義者嚴酷的教義陳規,婦女重新披上頭蓋、禁酒令頒發、西方用品被禁,人們生活恍若回到遠古,片中Marjane在街頭偷偷購買Punk錄音帶被抓的場面令人難忘,兩個披著黑色長袍、蒙著頭蓋、形同幽魂的婦女與Marjane糾纏不清的細節,是影片最辛辣可笑的一幕諷刺。既使小Marjane犯了錯,總有父母可以當後盾,所有戰亂紛呈、親人死去、自由受限對他而言,只不過是毫無相干的煙消雲散。

而長大後的Marjane,在十四歲時,Marjane被父母送往奧地利上學,在那裏,她經歷了另一種絕望。當真正進入西方文化中時,才發現自己只不過是個局外人,融入群體如此艱難,西方人迥異的審美觀和價值取向讓Marjane難以適應,電視裏播放的電影情節是如此陌生,大家說的語言根本毫無相關,紙醉金迷的生活是如此空虛。好不容易迎來的第一份愛情,卻發現那只是個懦弱的同性戀者,文化隔膜導致的猜疑和誤解,成了她永遠的無法擺脫的夢魘。不斷流浪,不斷遷徙,萬家燈火的耶誕節裏,獨自對著電話彼端的父母淺淺哭泣。多少年來,自以爲對西方文化了如指掌,真正面對時才發現一無所知。後來碰上一個金髮帥哥,對感情充滿憧憬的她,又是依然決然的掉進愛情的圈套,自認為甜蜜的她們倆,有天忽然的回家,眼前的情節是她想也想不到的抓姦在床,說了一句話:戰爭傷不了我,卻被感情傷到了…

片中頭戴黑色頭巾的Marjane,身穿自己寫的“Punk is never dead”的外套走在大街上。乍看下彷彿是隨著當時時代流行下的產物愚昧的模仿,其實我看來沒那麼容易,那是兩伊戰爭時期,炮火和硝煙四處彌漫著,那是伊朗國內的白色恐怖時期,人民走上大街抗議當局者的強權統治想要爭取民主的無產階級統治,很多人死於軍隊對起義的鎮壓中,無數年輕人死于那一場耗時三年卻毫無意義的戰爭中,那些爲無產階級奮鬥的人被殘酷的絞死或是死在監獄中。在那樣一個時代,那個伊朗少女就這樣喊著屬於自己的口號,穿梭在無時無刻都有憲兵巡邏的大街上,穿梭在紀律森嚴的社會環境中。或許她像你我一樣是一個處在青春期的叛逆女孩,但是她的叛逆卻是可以用勇敢來形容的。她的這份勇敢的“叛逆精神”,無關諷刺與抨擊卻是那麽的充滿著黑色幽默與教育意義。 Punk精神其實也不在乎是否要五年十年那樣長久,只在乎當下的出發點和衝動,哪怕像泡沫般剎那間就消失。


電影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