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9

Bananas(1971)-(台譯:香蕉)觀後感

劇情簡介:
Woody Allen飾演Mellish是個有點神經質的紐約小知識份子,偶然的機會他遇到了對政治極端狂熱的Nancy,他對Nancy一見鍾情。Nancy的所有精力和興趣都放在政治上,Mellish對她來說不過是個小小的插曲,隨著Nancy對一個叫聖馬哥的加勒比海國家的革命發生興趣,Mellish變得更加不重要了。

Mellish本來是爲了得到Nancy的愛情,可一番糊裏糊塗的經歷之後,他卻成了聖馬克斯的總統。Mellish戴著假的紅鬍子和一大群愁眉不展的官員隨從回到了美國,但很快他就被人認出,撕破了他的面具。

Mellish並不在乎能不能繼續當總統,他關心的是能不能說服Nancy和他結婚,江山本來就和他無關,美人對於這個“胸無大志”的“眼鏡”才是最重要的。

觀後感
1. 瘋的;傻的
2. 狂怒的;激動的
Bananas的翻譯為《香蕉》,這是我們都知道的,而這個單字還有其他意含。

的確,瘋的、傻的、狂怒的、激動這幾個形容詞的都非常符合本片風格,電影離現在有點遠了,Woody Allen在1971年拍攝的早期作品,當時越戰過後,美國氛圍沾染上了美國60年代以來的反叛文化的特徵,70年代初期,女性主義的崛起和反戰風潮熱烈,影片中由Woody Allen第二任妻子Louise Lasser扮演的女朋友Nancy,在影片裏就是個女權主義者,是個社會運動分子,先是反對後是支援聖馬哥國家的革命暴亂運動。她是那種激進青年,那種崇尚一切獨立(婦女獨立思想獨立國家獨立)的女青年,所以,Woody Allen在她面前,簡直就是一個傻得冒泡的蔫貨。

電影很無厘頭又荒誕。Woody Allen一開始的身分是個新產品測試員,就是在客戶面前表演如何使用新產品,可是,他那麼個戴眼鏡的瘦小男人,不是示範如何使用新產品,而是新產品如何使用他呢,機器把他弄得狼狽不堪,打得他東倒西歪的,他還後悔呢,他說要是當初選擇了跟他的專業有關的職業,就沒那麼失敗了。他的同事就問他,那你原來大學的專業是什麼呢?Woody Allen回答:黑人文化研究。他的同事就說,那能做什麼呢?Woody Allen回答,那至少我能當個黑人。(超白癡)

電影中的“聖馬哥”這個怪異的國家,熱帶叢林的國家,當地盛產香蕉,環境明顯落後,像是中美洲的某個殖民地國家,更像是古巴的聖地亞哥(大膽猜測應該諷刺這個地方),這都不重要,而我們都知道古美關係始終處於緊張對峙狀態,兩國關係迄今無重大改善,Woody Allen變成了當地總統,戴上了一副象徵權力和資格的紅鬍子,穿上了綠軍裝,戴上了綠軍帽(很明顯就是古巴領導人-卡斯楚招牌形象),雖然身材依然瘦小不堪,可他頓時有了權力,當他乘坐專用飛機去到美國訪問時。沒人敢再欺負他。包括他原來追求的社會運動家Nancy,都崇拜起他,並愛上了他,卻沒想到他就是原來那個無能的新產品測試員,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男人。

當時的Woody Allen幽默風格還是偏低俗的諂媚,粗糙不精緻,笑點來自兩性間的問題、同性戀、種族歧視、汙衊基督、甚至諷刺資本主義,透過尖酸藐視的口氣挖苦對象的方式,質疑、惡搞、嘲笑和驕傲的資本,也有悲觀的權利。甚至電影中間插了一段仿廣告,教堂中神父跟一位信徒間推薦新香菸品牌,名為是「新約聖經」牌香菸,或是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偽耶穌樣,跟後期《安妮霍爾Annie Hall》《曼哈頓Manhattan》有絕大的差別。電影中明顯還可以看到許多導演的影子,而自己的風格味道還沒完全定型,電影開頭新聞中,槍殺總統畫面快速切換不流暢感,或是來自片頭閃爍的字幕和輕快的音樂,跟彷彿跟新浪潮導演高達電影有幾分相似處,甚至一幕階梯上嬰兒車滑落畫面彷彿跟經典電影《Bronenosets Potyomkin (1925) 波坦金戰艦》致敬。

Woody Allen基本上每年拍一部電影,自編、自導、大部分自演。這種創作速度大概沒有哪個大師級的藝術家可以匹敵。Woody Allen在每部電影裏扮演的人物幾乎都是同一個人:一個戴著黑邊眼鏡的敏感、緊張、羅囉嗦嗦、時常倒楣的小人物。Woody Allen電影中不管如何,覺得他是崇拜女人的,他極度崇拜女人以至於他在女人面前毫無自信,甚至對女人可以犧牲自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