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08

Mouchette(1967)-(台譯:慕雪德)觀後感

劇情簡介:
少女Mouchette生長在一個充滿問題的家庭。其父親終日酗酒度日,對她從未付出一個做父親的關心。而母親又長年臥病在床,母親和女兒間的互動也極少,使得年紀輕輕的Mouchette,開始養成了孤僻的個性,凡事易往牛角間鑽,對一切沒有什麽生趣,對存在有了虛無感。一日在林間,見了獵人捕殺溫馴的兔子,她産生了一些啓示。最終的她,還是走上了自我了結的路,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觀後感:
Robert Bresson的電影,總是給我灰灰、髒髒的感覺,安靜凝重的氣氛,將現實社會描繪成一個冰冷殘酷、只知私欲欺騙壓榨而毫無人情味的人間煉獄。Robert Bresson一貫的冰冷寫實風格,對人間的冷酷無情充滿無聲的控訴,不煽情卻打動人心。最後一幕的跳河鏡頭靜謐卻有呐喊的韻味,讓觀衆在隱痛過後,卻意外感覺輕鬆。

電影延續Robert Bresson獨特的悲劇主軸,對人性、社會、專權的質疑省思,留下無法安撫的憂傷與處境,獨自逃避的勇氣和決絕。故事說著一個十四歲小女孩的無處逃遁,Mouchette堅決的與塵世隔離使得這部電影成爲Robert Bresson片子中最殘酷的一部。十分陰鬱的家庭氛圍,父親是個酒鬼,母親,苟延殘喘的病人,還有一個隻會哇哇哭的嬰兒需要照顧。她總是穿著破爛、肮髒,躲在一個角落,用泥塊去砸那些打扮得乾淨漂亮,坐在男孩子的車後回家的姑娘。她是這樣的不需要憐憫和同情,被強姦後卻一口咬定那個男人是自己的情人。同樣震撼的結尾,女孩自盡,她在幾次努力後終於滾入河塘中。Robert Bresson是用一個十四歲小女孩毫無留戀之情地告別人間,驗證了人世的殘缺與冷酷。

Mouchette的個性充滿矛盾叛逆,但不是很壞的叛逆,而是對現狀感到不滿,企圖透過小舉動反平心中微弱的火花,如不願意穿木鞋,但是在星期日去教堂的時候,穿著布鞋卻要在水窪裏狠勁地踐踏。或看到其他同學抽煙如男生鬼混,而自己卻像個璧花般沒人理,唯一對她產生興趣的則是醜惡的男生每日喊著她的名字脫下褲子羞辱她,於是她偷偷躲在角落隨手抓起泥巴往他們丟去。

Mouchette一直無力改變世界,只能順應世界。Mouchette學校上歌唱課,沒有開口一起合唱被老師羞辱式的將它抓到大眾面前,壓著頭逼唱,回到位子上只能流著眼淚默默跟著大家合唱。受到獵人亞森的強暴騷擾時並沒有拼命反抗,掙扎後雙後摟住了獵人亞森的肩膀。第二天想要向人訴說,但是在別人問起的時候不但要爲亞森作僞證,還謊言自己是亞森的女友。就彷彿獵人拿著獵槍朝著奔跑的野兔開槍,一槍一槍逼近,疲憊不堪的身心只能任老天爺安排命運,事情能改變一個人,但人卻改變不了事情。我無法在語言上解釋其中的原因,但是卻深深明白在貧困、歧視下生活的Mouchette的心境,明白痛苦的極端就是反叛,人世間最複雜的就是人的思想和行爲。

冷靜似乎是一種在鮮明對比的兩者中自然生長出來的東西。看Robert Bresson的電影,這種突出的冷靜有著方方面面的鮮明對比在支撐著,似乎他拍電影就是在尋求並著力展現這種對比。黑白對比自不必說,尤其是他的固定鏡頭,使畫面更加清晰銳利,黑白對比強烈,給人感覺猶如在眼前呈現似烈日下沙漠中由於陰影凸現的岩石,卻又似沈入陽光下溫暖湖水中的寧靜。人,不過是這個社會中最微不足道的一分子,如同承載了死亡的池水,很快,便恢復了平靜。在Robert Bresson的眼裏,看得到的是一個社會,一個女孩的死不是爲了撼動這個社會,只是爲了突現這個社會的殘忍、殘暴、殘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