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19

Speak(2004)-(台譯:不再沈默)觀後感

劇情簡介:
真相將改變一切……
在經歷了暑假難以言語的創傷後,Melinda(Kristen Stewart飾演)選擇了沈默的方式進入高中。在與學校、朋友和家庭的抗爭中,她說出了她的可怕經歷和爲何選擇啞口孤立。

觀後感:
電影開始由Kristen Stewart扮演的孤僻高中女生就出現在課堂,隨著劇情的推進場景的變換讓人意識到這並不是單純的孤僻,同學對她也並不友好,甚至輕蔑給個難堪的稱號「告密者(俗稱抓扒子)」。導演在閃回的部分逐漸向觀衆揭示了原因。

劇情並不複雜,導演也試圖用閃回插敍來豐富情節,偶爾也有點家庭小插曲支撐架構,然而更吸引我的是Melinda自我救贖的過程,一個10來歲的孩子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並沒有更多的人關注她,Kristen Stewart演出了被純真生活遮罩在外的女孩,開始的逃避到後來的勇敢的過程,讓人心疼也有說服力。整部片子有別一般劇情片的賣弄矯情溫馨收場,更呈現一種真實貼近人心的告解,並沒有受傷青春的狂躁,更多的是對於內心選擇——是沈默還是勇敢的面對。曾經也活潑開朗的女孩她也在努力找回自己,可誰又願意聽她說呢,與家人間的隔閡似乎彷彿台灣隔著黑水溝與大陸相對,鄰境卻遙遠無及,父母親對她關心是透過一張單薄微不足道的不及格成績單來做為出發點,表面而粗淺,心寒的Melinda真的只能選擇安靜去面對,自我封閉只能讓本來簡單的事情複雜,讓心裏的呼嘯也悄無聲息,她選擇了繪畫來宣泄內心,並不憤怒,也是靜靜的。Melinda是不幸同時也是幸運的,她找到了正確面對傷痛的方法。

說出來吧!說出來會好一點!
這或許是一般人最喜歡用來安慰悲傷人的言語吧,但是通常事實總是往往相反,說出來只是帶來更多的二次創傷而傷痕纍纍,選擇沉默不代表逃避面對,沈默,其實是在心底渴望溝通與被理解,但始終開不了口,於是被誤解,被抛棄,繼續背負傷痛。人總是會給自己設置太多底線,卻不會想到很多時候,要活下去,這些底線都是要被衝破的,生活總不會留給我們太多選擇。一旦願意接受現實,會發現內心原來也可以這麽強大。

有時候,要逃避一件事情,所花的代價也許比面對來得更大。Melinda一定覺得去學校遭透了,看見校車時的茫然,各種不懷好意的目光與嘲笑,害怕教室,害怕餐廳,害怕先入為主的社會學老師……終於她曠課了,她只是想找一個人說話,把那天晚上所發生的一切都說出來。有時候,我們發現,其實把事情都說出來,也不是那麽難。

人生沒有遭受重創的時候,可能不會想到要讓傷口癒合,是需要經歷那麽多掙扎和折騰。但人是一種很奇妙的動物,它總有辦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去自我修復,彷彿是緩慢艱辛情感累積的煉丹術,甚至有自我治癒創傷的本能,但是治癒出的傷口未必能恢復自原本皮膚完全一樣平滑,勢必會留下一道傷口疤痕,就猶如電影中女主角選擇了沉默,或許這不是會好的方式,但是相信這是最保護自己的選擇。我很羡慕電影,它總有辦法讓主角走出困境。如果生活就像一棵樹的話,在畫紙上,它可以有那麽多形態,你知道下一秒將要發生什麽嗎?即使你知道大多數的時候,希望即是失望,但要活下去,希望是最好的理由。

「如果種子埋得太深 ,就不能按時發芽, 一旦破土而出,長出的枝葉就能吸收更多的陽光,如果有人摘走花 ,植物就會再次開花,孕育更多的種子…」

如果說人生不可避免要經歷一些磨難的話,越早經歷越好。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謝謝你的想法 我也希望有一天 能夠走出我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