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6

台灣成人童話動物劇 / 大俠梅花鹿(The Fantasy of The Deer Warrior)(1961)-觀後感

劇情簡介:
森林中小動物們快樂的唱歌,忽然間狼群來襲,鹿伯伯趕來搭救。梅花鹿與大角鹿為爭奪鹿小姐,打得難分難解,待趕來時鹿伯伯以傷重不治,臨死前要兒子為他復仇。

狐狸精因忌妒鹿小姐,就聯合大角鹿欺騙鹿小姐說梅花鹿以死,幸而小鳥帶來梅花鹿的消息,狐狸精的詭計被識破,遭到山羊公公驅逐,狐狸精逐逃走,路上遇到狼大爺,狐狸精為自保,就帶狼大爺來到山羊公公的地盤。山羊公公派孫子小羊看守,由於小羊怕狼群半夜襲擊,謊報狼來了,等狼真正出現時,大夥以為又是小羊說謊,等小羊被抓,大夥才合力對抗狼群。

一場混戰中,狼被殺死了,森林終於恢復平靜。

觀後感:
幾年前的某影展有播放此片,當時筆者光看簡介,故事內容獨特鮮明,加上是台語片背景,非常感興趣,但後來忘記當時不知道什麼原因沒去看,而造成心中遺憾,心中總是念念不忘著它的再次初現,盼啊盼!尋啊尋!可惜始終不見蹤跡,直到今日,無意間去逛了碟店,赫然它以悄悄地發行了DVD放至在櫃上,讓我非常意外也非常興奮地掏出身上剩餘的幾百塊將它帶回家。

可稱上台灣Kuso電影的先鋒,光是電影海報標題說提到-「天然景禽獸裝台語童話故事片」,就足夠讓人竊笑一番,本片重新出土的《 大俠梅花鹿 》,雖然說是DVD版本,但影片過於久遠,加上膠片收藏過程不易又可能受潮發霉,導致雪花般片片斑駁雜訊的黑白畫面總是讓人感到辛酸,和似乎永遠慢半拍不同步的主角對白,讓觀者不自覺發笑,但這些因素都不損觀看的興致。影片結合「狼來了」、「龜兔賽跑」等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透過動物擬人化巧妙安排,應該cosplay般扮演著動物,構成了這部饒富趣味的KUSO台語影片,也改變過往對於悲情台語片的刻板印象。

倘若只是單純的人辦禽獸舉動似乎稱不上什麼kuso,更別說Cult,但本片如今看來,真的是經典,何謂經典?經典就是前所未有,後無來者的創新,雖然全華人導演都喜歡拍武俠片,胡金銓、張藝謀、李安、徐克更可說是華人武俠片的代言人,但是他們所拍攝的武俠電影仍保有古典性傳統性,正規模式的俠義浪漫,不失中國人性本善的道德觀宣揚,甚至帶有濃厚的儒家思想為支撐點,但這時我就很佩服導演張英當時拍攝本片所有的前衛大膽天馬行空想法,完全跳脫傳統筐臼,狐狸精比基尼似的服裝讓人看得很害羞、大黃蜂進行曲屌詭出現成熱血配樂、日本演歌似的荒謬台語歌曲實在有趣味、狐狸精大跳阿哥哥舞蹈色誘大野狼顛覆傳統故事、梅花鹿與大角鹿爭風吃醋貼身格鬥我看來像似斷背山曖昧調戲劇,整部電影彷彿就是中西洋文化大拼盤,透過非常另類幽默手法,談論非常「嚴肅」的事情。

電影中出現的角色都以動物身分出現,梅花鹿、大角鹿、狐狸、獼猴、山羊、烏龜、兔子、野狼、粉鳥(鴿子)、鸚鵡、水牛等等,有趣的是這些動物的確在台灣都可以看到他們蹤跡,算土生土長動物,唯有大野狼(吸血狼)不是台灣原產動物,也間接引射著外來文化的侵入。

民國五○年代,日本殖民台灣已經結束,緊接著國民黨政府接著管理台灣,台灣進入另一個後殖民年代,後殖民的角度,從整體的劇情來看,這部片很明顯的就在諷刺國民政府來台凌虐台灣人的惡行(二二八事件)。每一個角色在此都有象徵。大俠梅花鹿的父兄代表了勇敢的台灣人,為了抵抗惡劣的國民黨而死;大野狼當然就是指國民黨、國民政府;而狐狸精指為了自己利益出賣同胞的台奸;被吃的森林動物就是台灣民眾;而大俠梅花鹿當然就是一種台灣價值,台獨的象徵。

片中大俠梅花鹿只有開頭還有結束才出現,中間根本就沒有他的戲份。這暗示在整個台灣人對抗外來政權高壓統治的過程中,台獨時機尚未成熟,還無法現身。等到時機成熟,那個善良溫和的台灣人(鹿小姐),原本好心拯救逃難來台的外省人(大野狼),卻被出賣、卻要被吃掉,所以森林動物開始放下成見(大角鹿)與膽怯(猴狗羊等),齊心合力的對抗外來政權(野狼群)。最後在梅花鹿的帶領下,成功打倒惡勢力,建立和平(無野狼的森林)。

這才是整個故事要說的寓意。只是在當時戒嚴體制下,台灣人忍辱偷生,只能用如此迂迴的方式來處處嘲諷外來政權造成的諸多現象。比如狐狸精為了拍大野狼馬屁,要跳舞陪牠玩之類的。或者是大黃牛出賣鹿小姐後,特寫補充一句說:「我也是被逼的,我怕大野狼不吃妳來吃我啊」。

整部片擔負了類型電影的諸多重責大任:武打片、驚悚片、童話片、愛情通俗劇、台語片、政治電影(台灣主體)、同志電影。導演在這部片處理了、表現了太多元素,讓人眼花撩亂,不敢相信這是五○年代的台灣電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