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6

奇幻的文藝愛情電影 / 有一天(One Day)(2010)-觀後感

劇情簡介:
在無數個平行的時空中,他們終將分離,然後相遇。

2009,來自旗津的女孩總是夢見同一個夢。夢裡,看不清臉孔的男孩大聲呼喊著,但她總是聽不清楚。

漆黑無盡的星夜裡,她在一艘航行中的客輪上遇見了一個神祕男孩,他聲稱自己是她未來的戀人,而現在,他們正在經歷一場即將改變彼此命運的夢!女孩懷疑男孩口中荒誕的故事,但是一連串不可思議的事件,讓她開始相信,男孩可能是她不斷夢見的那個人,註定在她的生命中留下印記……。

觀後感:
「這我有夢過耶!」大家應該有這樣經驗,夢到一個場景事件,在現實生活中後來果真不謀而合出現,有種預言式的弔詭感;剎好前幾天去看了國片《有一天》, 導演就是講這件事,意外感受到年輕導演侯季然的用心和企圖心,透過電影架構一個平行宇宙時空曖昧地愛情悲劇。

電影別有台灣電影獨特的文藝感和安靜感,而本片略帶有些科幻和驚悚(印度人追殺橋段),超現實畫面如夢如詩,航渡在金門與台灣兩島嶼的渡輪,夜晚平靜無浪的海峽中,颱風天前的月光明亮額外刺眼也顯得船隻孤獨,收音機傳來麥克傑克遜的死訊和船上阿兵哥宵夜泡麵味,一切好不真實,彷彿就在夢中。在島嶼和另外一個島嶼之間,在寂寞與另一個寂寞之間,除了思念與不斷的思念之外,或許只有夢,才是最親密的距離。

導演透過現實生活中的記憶結合回憶,點點滴滴的生活經驗,累積成夢境,男主角每天待在鳥籠般的K書中心,特別的場景安排,一格一格個人獨特的小空間,昏暗拘束,看似小天地卻壓抑而制式化,後來船上的空間,恰好也彷彿K書中心裡頭的格式,小而密的廂型,凸顯著現實生活的投影壓力。

時空穿插錯亂來說明電影似乎不恰當,基本上電影劇情時間軸是正常運作,而只是導演透過電影剪接語言,主角們共同做的夢境當作事件為主的設計,只不過是女主角在一年做這個夢,而男主角在一年後做這個夢,兩個夢的主人現實時空中的時間點完全沒重疊,透過這樣巧妙的安排建築一個不能說的秘密。我們都做過許多夢,在夢中,總是不斷的邂逅著某些人,有些是已經認識的,而另一些,卻是令人熟悉又或許陌生的臉孔。夢一直是人們深感興趣的話題,佛洛依德認為,夢是淺意識之窗;科學家則說,夢是腦在作資訊處理與鞏固長期記憶時所釋出的一些神經脈衝。而導演兼編劇侯季然卻給了我們一種文藝式的浪漫解讀—為什麼會夢見他(「他」也許是一位少年、一位少女、一個印度人,甚至是一匹馬)那是因為,他們都做過相同的夢,因此才會在夢中與對方相遇。

台灣電影好看就是那個熟悉感,電影中台北火車站附近的K書中心,高雄的85大樓,每個場景都是離我們很近,很親切。整部片男女主角對話時的一顰一笑,都浪漫得令人融化。片中極簡的鋼琴配樂,扣人心弦地與畫面契合,鋪展開電影的感染力。

New York, I Love You(2009)-(台譯: 紐約,我愛你)觀後感

劇情簡介:
本片由12個小短片混剪而成,是繼《巴黎我愛你》之後的第二部“愛情城市”系列電影。十二位導演用自己獨特的視角重新造訪這座城市,他們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展示了對於紐約的原創性看法。

觀後感:
New York紐約,是怎樣的一個城市?對筆者而言,是陌生又熟悉的感覺,遙遠的距離是我未踏上的土地,只能透過靜止無動的雜誌和Woody Allen螢幕電影中窺看這個性感浪漫的城市,那個印象中以棒球聞名城市,籃球打的不怎麼樣的城市,是時尚設計界的培養人才溫床,也是許多懷有夢想的人實夢的天堂;那有數不盡的摩天大樓,看不完的車水馬龍,這裡便是不可思議的紐約。懷揣各種夢想的人們,來自不同地域,處於不同境遇,他們巧遇在街頭的小酒館,邂逅在街角的路燈下,因為好奇而交談,因為寂寞而吸引,在那個充滿巧合的城市,上演著不一樣的風情與不同浪漫。

誰不愛紐約?我愛紐約,可是紐約不是每個人都能愛的起的。紐約不過是大部分人對大城市的一種美好幻想而已,那裡高樓林立,燈紅酒綠,一分鐘就可能在街上有段豔遇,或者改變自己生活的機遇,可是紐約也是許多人夢想破滅的地方。其實並不是一半天堂一半地獄,而是某些人的天堂,某些人的地獄。

幾個讓筆者印象深刻的片段…….
電影不像《巴黎我愛你》般章回式的故事,反而如大雜燴般將所有短片串連一塊,隱約連接卻似乎獨立的曖昧性,也多了增加這城市故事的不確定性神秘感,當Hayden Christensen帥氣帶著老紳士帽,身穿風衣外套,氣質非凡的他很難將他當成是個偷錢的小偷,個人覺得更像是個浪跡於世的遊吟詩人(Bob Dylan模樣),如此優雅。我偷走了你的相片,而你卻偷走了我的心。一間舊式的酒吧,兩杯不加冰的杜子松酒,一段關於父親的故事,在那個有的是時間的下午,讓筆者錯覺這是在巴黎,配上閒適的配樂,不由得佩服紐約這個城市的包容,居然也容得下這樣的浪漫唯美。

Natalie Portman主演的印度男人和猶太女人跨種族跨宗教信仰的婚姻,在婚前與印度商人間的短暫交集。印度女人的頭髮賣來美國做假髮,正說明瞭美國"殖民"於發展中國家廉價勞動力與生產作坊的事實。而就是這假髮似乎讓剛忍痛割愛剪光頭髮的猶太女人有了某種釋然,也增加了對族群聯姻間的深入理解和寬容。

《愛在黎明破曉時》《愛在日落巴黎時》裏頭喋喋不休的Ethan Hawke,再次展出他三寸不爛之舌,搭訕Maggie Q點煙的時候的特別的曖昧,Ethan Hawke說出那麼一長段的臺詞,“there may not be another time,I mean never get this change again we may never be able to return to this moment." "Uh-huh.And where is your husband,huh?huh?”那樣黑暗連燈都沒有的午夜,車來車往的十字街頭,兩個抽煙的陌生異性,教它怎麼不曖昧。Ethan Hawke在自己的幻想的性世界裡高潮,可惜他遇到了似乎更專業的妓女Maggie Q。我期待Maggie Q會說你給多少錢?Ethan Hawke會壞笑說一分都不會。但不是,Ethan Hawke只說個“well fuck me”。

接下這個故事讓筆者我印象深刻;就像一個童話。由一位17歲的男孩講述自己的成人禮。是一個以情節巧妙取勝的故事,黑色幽默的笑點當下還以為是老妞約客Woody Allen的作品。這個一看就是不受異性歡迎的傢夥,畢業舞會之前女友跟人跑了,落單不說,還被藥店老闆設計,心不甘情不願地帶著其坐輪椅的女兒去舞會,受盡嘲笑。比較感觸的是女孩在輪椅上舞蹈,大家都彎下腰來跳舞,這個畫面很感觸,生活是需要點綴的,無論怎樣的困難,關鍵看你怎麼表達,怎樣有創意的去表現。意想不到的連連驚喜等著他,在公園裡以很“特殊”的方式完成了真正的“成人禮”,一夜之間,灰姑娘變成了公主,就像魔法故事一樣,難怪女孩一再對他說:“make a wish”。最後那個姑娘從輪椅上站了起來,在男孩吃驚的注視下優雅的走開。這難道不是一個奇跡麼。那麼也請我們也“make a wish”。

不再年輕的女歌唱家故地重遊遇到了一個跛腳的年輕男侍者,男侍者為她弄來了想要的紫羅蘭,但其眼神中卻一直隱藏著某種憂鬱之情。在陽光滿溢,飄蕩著白窗簾的窗前,侍者墜樓而死。這似乎是女歌唱家的一段回憶幻象,死去的是她年輕時那段美好的記憶。在這個故事裡,鏡子多次出現,映出女歌唱家和服務生的身影。其實,服務生並不存在,他只是女歌唱家幻想出的形象,是她自己的一部分。當她漸漸失明,心灰意冷,了無生趣時,靈魂中堅強的一部分挽留住了她的腳步,最終選擇了生活而非死亡。

在那個舞蹈家父親和天使女兒之間,除了外表不相像,或許也並不常見面,即便親近也帶著些小心翼翼,所以父親才會被誤認為是男保姆。直到登上舞臺,父親看女兒的眼光才完全放鬆,一種幸福。 “這些顏色就像做迷藏一樣,就像現在。”你無法不愛上這些美麗的句子。也表現了她對離異家庭子女的關懷。音樂很扣動心扉,柔中帶剛的舞蹈,我想說的是這一刻我很感動。

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感動最後老夫妻去海邊的那一段,因為它的溫情與趣味,很像台灣經典歌曲"家後"的情境。我覺得那是個幸福的過程,在我們到達和離開之前,我們可以有爭吵與磕絆,你無聊我空洞的關心獨立民主的政治,我厭倦你只關心我抬腳怕再摔屁股的瑣碎。但當我們到達大海的那一刻,翻騰的海浪,飛翔的海鳥,兩隻蒼老卻溫情的,牽在一起的手,你靠在我的肩膀,我親吻你的額頭,我愛你臉上消逝的容顏與老去的皺紋,你愛我模糊的花眼與手邊的拐杖。那一刻全世界都是我們的。悲傷的事不是變老,幸福的事是和你一起變老。你整了整我的帽子,說看上去很帥。

這部電影有趣的地方就是,每個人都會看出不一樣的情趣。

看這部電影的情緒,像一根煙,一張照片,一封情書,一杯咖啡。我擺脫不了它的情調。讓我說愛你,只不過是以紐約的名義。從巴黎到紐約,下一站是上海or裡約熱內盧,城市在變,但這樣的故事不變,這樣的感情不變。每一個城市都不是靜止的擺設,它更是一幅流動的色彩。期待這同一般的情感,氤氳蔓延..........




2010/06/14

Les diaboliques(1955)-(台譯:浴室情殺案)觀後感

劇情簡介:
敘述一個殘忍成性的男人不斷淩虐柔弱的妻子和固執的情婦,兩個女人再也不堪這種酷刑式的對待,因而決定聯手將男子殺害,並將屍體丟進游泳池,但之後將泳池的水抽乾時卻赫然發現屍體早已不見蹤影...。

觀後感:
早先看過香港Cult Film導演桂治洪代表作的《邪》,電影融入了謀殺、鬼怪、陰謀、懸疑、宗教等元素,電影劇情鋪層一環扣一環,絲絲入扣的故事讓人著迷,頗有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諷刺意味。後來才有機會看了本片,恍然大悟發現桂治洪導演必定觀看過本片,以本片故事最為參考範本。

電影中,角色設定上的安排也別出心裁,電影最重要的兩位女性,更代表著時代上的女性地位思想過轉變,妻子克莉絲蒂娜,設定上體弱多病,不敢忤逆象徵父權主義的老公米歇爾,雖然有怨言卻也是暗自悶悶承受,總是身穿白色系長洋裝及傳統婦女服裝,一頭浪漫長捲髮搭配那雙楚楚可憐大眼睛更顯得弱不驚風,思維保守而善良,個性是演變成她的弱點,象徵傳統女性的代表,她的迷惑、恐慌,最終極端恐懼,引得觀者與她認同,被巧妙懸念和緊張氣氛蠱惑;另一位女性情人女教師妮克勒,與妻子克莉絲蒂娜有全面性的不同,俏麗短髮及現代化褲裝和中性裝扮,總是忿忿不平個性嶄露無遺,對任何事件有極主觀式的思考,象徵著獨立自我的新女性,不再懦弱。此外影片中對“水”(浴缸、游泳池、水窪……)的運用,及兩位元女性角色的女權特徵及潛在的同性戀傾向成為電影學者分析此片的切入點。

電影中採用一種主觀式的鏡頭表現,將鏡頭所能暴露的事實更多的集中在個別角色的角度,一方面加深了觀眾發掘真相的樂趣,一方面也很好的將事實隱藏在鏡頭的表像下。表現在一些場景上,便是引導性很強的鏡頭設置,視線的角度被障礙縮窄,拉開真實時間與電影時間的差距(或者是產生心理上的錯覺時差),可以牢牢的牽住觀眾的情緒。和成熟時期的美國黑色電影相同,對角色心理,尤其是恐懼下的扭曲情緒的描摹也很精彩。

懸疑片和懸疑小說面臨同樣的問題,就是控制線索的釋放節奏。鏡頭因其影像的真實性,所以在隱藏事實的技巧上明顯要比文字更動腦筋。

許多人認為,希區考克是一代驚悚大師,但其實希區考克當時拍攝《驚魂記》受本片影響也頗深,如人死而復活、浴室殺人,甚至旋轉水流沖下浴缸的特寫鏡頭(角度有所調整)。擺動的頂燈製造的怪誕陰影。不曾露面的神秘的旅館客人,只有一套乾洗好的衣服作為存在的憑證——此細節後來出現在希區考克另一部經典電影《西北西》(North by Northwest)中。


2010/06/06

Fish Tank(2010)-(台譯:魚缸/發現心節奏)觀後感

劇情簡介:
15歲的米婭是個問題少女,一天到晚惹麻煩,甚至被學校退學,也被同學排擠。母親在某個夏日帶了康納回來,神秘的康納向米婭保證會改善他們的生活,重新建立一個充滿愛的家,但一夜宿醉之後,一切都變了…。

觀後感:
看完電影讓筆者腦海中莫明連想起François Truffaut《四百擊》裡頭那位抗拒長大叛逆少年,青春期的莽撞衝動,尷尬的母子關係,沒完沒了的同儕問題,更多的自我感覺迷茫,這就是所謂成長,不是像現實妥協,在擁擠的社會中終被磨平棱角,漸漸歸於平凡。成長是越來越明確自己心中的信念,越來越勇敢的去追求的過程。

電影秉持著寫實主義的鏡頭運鏡,偶爾看到導演透過手持攝影機搖晃拍攝著主角全程奔跑和舞蹈,搖擺晃動中的主角給人不安定,更像不經世事的女主角米婭對世界一副滿不在乎的態度,打架喝酒,被勒令退學。可是隨著劇情的展開,攝像機幾乎全程追蹤米婭,力圖展這個女孩現的全景生活,我們逐漸看到這個女孩對於世界有著如此純粹的赤誠。她喝酒,跳舞,跟球場邊的女孩打架,她試圖偷走中意的白馬,她看著一個叫康納的中年男人跟母親翻雲覆雨,她不知不覺間對白馬旁邊的牽狗男孩萌生情愫,也對母親身邊的這個男人略有好感……她相信她所接觸到的一切,毫不忌諱地對眼前世界敞開心扉,以最自然、同時也是自己最喜歡的方式熱愛著生活,綻放著自己的青春。儘管顯得苦澀、灰暗,但米婭的真誠與率直仍足以讓她的生活散發濃烈的青春氣息。

就像在電影一開頭,養馬年輕人所說的,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成人的世界很複雜,一個住在魚缸裏的人,是看不到世界的全貌和真相的。康納看似成熟穩重,卻沒有堅實的肩膀負荷現實的責任。母親與妹妹看似無知低俗,卻是真心真意關愛自己的人。舞蹈是個美好的事物,但要以此謀生卻難如登天。要長大成人,就必須走出象牙塔,跳脫狹隘憋屈的魚缸,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聽,用自己的身體去感受。

青春期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階段,是毛毛蟲破繭而出成爲蝴蝶展翅飛翔的過程,是幼獸脫離藩籬尋找生命出口的掙紮。青春期的少年人,既是孩子,也是成人,無論心理上準備好了沒,生理上都哭喊著要告別童年的天真。

一夜長大,或許是這部電影最好的說詞,米婭敢愛敢恨、火熱赤誠,在一切慢慢看好的幻象後,被現實冷冷拍下。年輕人雖然明知道有欺騙、戲弄、邪惡這回事,可始終不願意相信。充滿無情和黑暗的現實又習慣以蹂躪天真年輕人爲樂趣,大笑其幼稚無知。可總有一群倔強的年輕人,他們始終認爲他們受傷不是因爲幼稚,也拒絕被傷害自己的陰謀詭計同化。他們堅信天真不同於幼稚,也絕不認爲滿臉陰險的心懷鬼胎是成熟。正是這群堅強的年輕人,讓我們看到了青春的美好和倔強,也看到了他們成熟後所屬未來的希望。

《發現心節奏》的故事情節嚴謹說來並不新穎,但延續導演前作《紅路》手提攝影和冷靜克制,不循俗套地講了一個俗套故事,人物狀態真實可信。劇情結構尤其出彩,貌似鬆散實則緊密,情節推動有如一股潛流。



2010/06/03

Skrítek(2005)-(台譯:布拉格狂想曲)觀後感

劇情簡介:
出軌的丈夫、心力交瘁的太太、叛逆的兒子、看得見精靈的女兒,加上無窮的想像力,這部色彩斑斕的「怪」電影,故意處理得像是早期默片,卻又前所未見。

觀後感:
《Skrítek》是諷刺的最佳利器,彷彿手術刀般切除資本主義及填鴨教育兩顆大腫瘤。

電影內容揉合捷克民間傳說和當下普遍的酸澀現代家庭生活,父親是屠宰場的員工,母親是有可怕髮型的乏味超級市場收銀員,兒子叛逆滑板族,惡作劇,吸大麻樣樣精通,學校就讀的正是肉品加工科。小女兒稍微正常,上課不專心之外,她還跟樹林小精靈Skritek交朋友,Skritek因此送了一顆紅寶石給她。

是一部形式與概念完整的怪片,硬說這部電影是彩色的默片也不為過,延續卓別林和基頓逗趣的誇張肢體表現,更刻意將影片增加速度,造成節奏明快,詼諧輕快效果,拿掉對白和字幕,曲折的情節僅靠演員的精準演技、風格化配樂和有趣的音效,就能讓觀眾看得明白又開懷大笑,有如一齣真人演出的動畫片。此外,悲喜交集的荒謬情境,也頗能反映捷克電影的獨特風味。

電影開始時的影調經過有意識的高調處理,顯得明亮而溫馨,尤其是室內場景,這種感覺會讓你覺得這樣一個家庭能有什麼問題。即使是外景,也會使用柔光把冷峻的冬日處理得暖烘烘的。光的處理會隨著情節的發展而產生變化。在父親因為偷情被鎖在冷藏庫裡時,母親和兩個孩子在家裡看電視,燈全部熄滅,電視是唯一的光源,鏡頭畫面採用了藍黑的冷色調,屋子裡顯得寒冷空洞。母親打電話時,鏡頭給她的臉來個特寫,電視閃爍的畫面映在她臉上產生明暗交替的效果,她複雜的心情在此時光的運用中得以呈現。兒子離家出走,父親也因為情人要離開母女倆,這時候室內場景的影調轉為冷處理,鏡頭畫面是淡淡的藍色,意喻家庭的破碎。

精靈作為貫穿整個故事的暗線,它的作用在於給殘酷的生活賦予一種超現實的浪漫希望。因此,代表精靈的光也應該是一種超現實、超自然的光,而這種光也應該是熱烈的暖色。紅寶石的光就是最好的素材。最後,女兒用精靈贈與的紅寶石贖回了蹲監的母親,家庭重歸於好。他們在晚上從警察局回家,路燈的光線灑在街道上,是暖洋洋的黃色,這跟同是晚上父親去找情人時,街道上映出一片冷冷的藍色,形成鮮明對比。

導演對於許多動作與畫面的掌握,都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屠宰場切割,剝皮的畫面,可以拍的如此流暢,乾淨,也是很不簡單。有趣的拿豬腸衣灌腸的性暗示。導演想表達一個布拉格中產階級家庭的困境,大家有各自要煩惱的事,父親的中年危機與外遇,母親的年華老去與家庭的變調,兒子的叛逆青春期,女兒的極度無聊。導演用很犀利但不失幽默的方式呈現,如全家拿大火雞腿打架等,配合默片卡通的形式,像是精靈的出現與任何意外都不會死人等。母親的演技尤其精湛到家,臉部的表情有夠厲害,她最後還跟情婦扭打,進了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