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26

The Jimi Hendrix Experience - Live At Monterey(2007)-(台譯:蒙特里現場演唱特輯/吉米罕醉克斯)觀後感

劇情簡介:
Jimi Hendrix獲得機會在這場 20 萬人的大型音樂節表演,時間是 1967 年 6 月 16-18 日,地點在加州的Monterey。

觀後感:
雖然這場演出早已成為搖滾史上最令人神往的傳奇之一(詳參馬世芳舊文"那柄火焚的紅吉他")(註一)

基督教徒的神是釘在十字架上受苦受難的白人,佛教徒的神是坐在蓮花寶座上的寬厚慈祥的菩薩佛陀,而搖滾信徒心目中的神則是一位瘦削的、有著憂鬱的大眼睛和爆炸式卷髮的黑人Jimi Hendrix。不僅搖滾樂迷對他頂禮膜拜,許多搖滾巨星也奉他為英雄、偶像。人們把他和愛因斯坦、畢卡索、卓別林相提並論,他們都是偉大的左撇子。

Jimi Hendrix這位老兄的風光偉業,對於愛樂者相信並不陌生才對,熟絡搖滾樂史的朋友相信皆可道出一套關於內容完全不同的Jimi Hendrix故事,Jimi充滿傳奇性的生平點滴,彷彿天方夜譚般奇幻,更有如神話般令人著迷的神祕,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這場著名的Monterey演唱會表現,彷彿當下知名劉謙魔術師在台上出神入化的變起魔術,一愣一愣騙得大家傻呼呼張開口癡呆樣,說是魔術更貼切形容應該是說幻術,明知道他彈得是Fender Stratocaster吉他,卻讓人看不著他玩弄的把戲名稱,彷彿史前人類看到火花般驚訝。

平時Jimi為人非常真誠,寡言少語,有點害羞,跟誰在一起都顯得那麼謙卑。當他聽到Albert King、Lightning Hopkins等人的美妙音樂時,會興奮得眉飛色舞。當他在臺上表演時更完全變成另一個人,熱情奔放,完全投入到音樂中。Jimi不會讀譜,也不會記譜,也許這使他更能投入於音樂本身。當時可能還沒有專門為左撇子設計的吉他,Jimi就用左手彈奏“右手吉他”,從第一弦到第六弦全部倒轉。當時在美國尤其是南部,人們迷信左撇子是邪惡的、不吉利的,Jimi少年學吉他時他父親就不許他用左手彈,所以當著父親面他會象大多數人一樣用右手彈,等父親一轉身他又換回左手。這樣他學會了左右開弓,然而他還是習慣用左手彈吉他。這使得他在彈奏電吉他時聽上去有些特別,再加上他的手指特別長,有些非常巧妙的吉他效果直到今天還無人能仿傚。有人專門分析過Jimi作為左撇子對他的音樂有什麼影響:一般來說左撇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比較強,這對音樂創作很有好處;左撇子的大腦左右半球的內部聯繫更活躍,因此自由聯想能力也更強。熟悉Jimi的人曾說,Jimi的頭腦裏總是充滿音樂,有時跟他談話會發現他並沒在聽,或者吃飯時他拿著勺子的手突然定格,過好幾分鐘才回過神來,那是他被自己腦中飄忽不定的紛紜思想給迷住了,往往是音樂構思之類的思想。

本片電影很單純的記錄著1967 年Jimi在Monterey的一場演唱會過程,整部電影幾乎沒什麼複雜劇情和角色,幾乎是Jimi Hendrix獨腳戲的鏡頭,甚至團員 貝斯手Noel Redding與鼓手 Mitch Mitchell鏡頭皆少得可憐;電影開頭,街頭畫家透過經典《Purple Haze》歌曲為背景,彷彿被傀儡被牽引般拿起紅色油墨、黃色油墨、白色油墨瘋癲的往牆壁上抹塗,紅的狂野黃的亮眼白的直接,看似隨意噴灑卻隱約嗅到圖案雛形,隨著音樂變奏緩行,畫家動作也時快時慢,漸漸那熟悉臉龐既然出現,Jimi Hendrix彈吉他陶醉的神情太經典,一滴一畫漸漸呈現眼前,也揭開電影序幕……。

從開場的《Killing Floor》始,Jimi便毫不留情的宣洩其迷幻吉他音流,聽得過癮之際,感動之情更油然而生;以隨性唸說方式重新演繹民謠之父Bob Dylan於1965年寫下撼動人心經典《Like A Rolling Stone》,長達六分多鐘表演,不斷加入精彩絕倫之Solo橋段;熱血沸騰的《Rock Me Baby》,Jimi的狂野指法在此曲裡頭表露無遺;1967年首度衝進美國流行榜Top65及英國金榜季軍關鍵作《Purple Haze》,Q雜誌選入「百大最佳吉他名曲」第一名、滾石雜誌「史上五百首經典歌曲」佔據第17名;最後翻唱英國搖滾樂團The Troggs暢銷大作,同能倒影出Jimi狂放寫照的《Wild Thing》曲畢後,仍久久不能自己的迴盪在Jimi建構之音樂情緒中無法回神!

或許幾句字眼是無法筆墨這場演唱會,太多細節情緒包含在鏡頭裡,包含當時現場台下每一個觀眾和現在螢幕前的每個人心,都已經被當下Jimi Hendrix給綁架走了,一去不回,但也心甘情願;當天Jimi Hendrix,完全將吉他彈奏方式在舞臺上發揮得淋漓盡致,更可以說顛覆所有當時吉他的限制,他沒有一眼正視著手上的吉他,完全是閉著雙眼或是遠觀著台下觀眾,幻術就這樣眼睜睜發生了,他可以在背後彈、跪在地上彈、用牙齒彈、親吻吉他、拿吉他摩擦音箱、砸毀吉他,說粗口點,他甚至強暴了吉他,讓吉他發出淒厲聲響,任何意想不到的創意都可能在瞬間出現, 1967 年 3 月 31 日的一場表演中,Hendrix 竟在臺上燃燒吉他,將氣氛帶到最高潮,有些觀眾看得目瞪口呆,有些則驚叫連連,是藝術、創意?還是噱頭、壞模範?人人心中自有衡量標準,不過此舉在 40 年前堪稱大膽。隨後,因為同時還破壞了擴大器與其他舞臺設備,Rank 劇院的經理警告他不要太暴力。

有人說吉他是男性性器的象徵,指的是應該是電吉他,木吉他有一個較大的弧形共鳴箱,象徵女性的胴體,吉他手總是將它“抱在胸前,輕輕撥弄”。電吉他則頸部變得很長,而原來的共鳴箱部分變小(成為陰囊的象徵),吉他手也改把吉他掛得很低,在小腹接近下體的部位,而且呈一個角度,好像他熱情玩弄的是一個巨大的“電陰莖”。你看Jimi Hendrix知道怎麼一回事,挑逗、性感、危險、遐想的不斷扭動腰部,甚至彷彿性愛動作的擺腰動作,跨在電吉他上頭,騎著它(她),馴服它(她),宣示著搖滾樂是危險的,也是性感無比。

(註一)網站連結:http://blog.roodo.com/honeypie/archives/709330.html




2010/07/24

我只能說他是無敵愛倫 / Take the Money and Run (1969)-(台譯:傻瓜入獄記)觀後感

劇情簡介:
在影片開始的時候,由Woody Allen 飾演的Virgil Starkwell從小就是個懦夫,長大後他以搶劫開始他的犯罪生涯,但“不幸”被拍攝下來。Virgil的大名被四處傳播,以致他的父母都要化妝來躲避鄰居們。

觀後感:
終於看了此片,筆者喜歡Woody Allen電影,喜歡他的才華幽默,更喜歡他善良憨蠢的小人物故事換的大感動的世界觀。本片是1969年Woody Allen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片中飾演個善良懦弱的倒楣蛋,是Woody Allen第一部作品的主角(往後作品延續悲情小人物為主角定律),也是貫穿他創作生涯的主要角色之一。善良就罷了,懦弱也罷了,但偏偏要作強盜,光是這樣設計,可想而知故事荒謬有趣。

Woody Allen把以前的強盜片、監獄片,甚至黑色電影都拿來挪揄一番,Woody Allen早期作品中最突出的垃圾話也是影片中一大搞笑元素(頗像周星馳早期耍嘴皮子形象),甚至可以說出一番蓋過天的歪理,依舊滔滔不絕說不停。

Woody Allen的《Take the Money and Run》電影透過仿紀錄片的方式,通過“採訪” Virgil的父母,朋友,鄰居和醫生的,中間插入畫面的方式,給我們回顧了這個滑稽人物的成長史,犯罪史。這個小人物所做的一切蠢事都是如此不可思議,甚至是讓人懷疑這個人具有“天生犯罪人性格”,當然是諷刺的說法。

Virgil的荒謬行為並不僅僅是個人性格使然,更重要的是整個社會對個體行為的影響。他是一個喜歡獨立存在的人,他行為乖戾,但同時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在打劫路易絲的錢包的時候,他就愛上了這個漂亮的洗衣女工。兩個人彼此相愛,所有觀眾都希望他們可以從此過上普通人的幸福生活,但是不幸的是,Virgil無一技之長,為了生活,他不得不去犯罪。而此時,社會也沒有給他一個追求幸福生活的機會。就像《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刺激1995》一片中,出獄後的黑人角色面對社會的巨大變化,他無法適應,近乎想重新返回監獄,回到過去的那種生活。Virgil的遭遇其實也是如此,他是一個個性怯懦,在恐懼和暴力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任何一個大孩子都可以欺辱這個笨孩子。

Virgil的人生可以說是很蒼白的,但是他的可笑行為也折射出我們這個社會的荒謬之處,在我們無情嘲笑他的愚笨之時,我們應當捫心自問,我們是否準備好了接納這些曾經誤入歧途的人呢?或許只是笑一笑,依然拒絕他們平等的在我們這個社會生存,抑或僅僅給與他廉價的同情,接著等待新的笑料呢?

本片引發個人思考的是:社會如何接納犯罪人(更生人),犯罪人(準確的說是擁有犯罪前科的人)如何融入社會的這一問題。



2010/07/20

Nowhere Boy(2009)-(台譯:約翰藍儂少年時代)觀後感

劇情簡介:
本片將揭示John Lennon沒有父親的童年生活,其“生活在罪惡裡的母親”和膝下無子的對他的爭奪,他同兩位同父異母的妹妹之間的親情,以及母親的意外身亡,而Beatles的另一位成員Paul要到十七歲才出現在他的生命裡。

觀後感:
坦白說,筆者太愛Beatles,尤其是團員中的John Lennon,關於John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說,他是搖滾樂傳奇,也個思想哲學家,更是個社會運動激進分子,這些故事多半發生在後Beatles時期,罕少人知道他前Beatles時期的事蹟,本片電影聚焦在John Lennon正值青澀少年的早年歲月,曾拋棄過他的母親,重新張開雙臂引領他進入搖滾樂殿堂,讓他無處宣洩的巨大情感終於有了出路,而一直默默守護他的阿姨,在他無數次的受傷之後,仍然接納他回家。這對性格迥異的姊妹,形塑了青春期的John Lennon,而其幼年時期的情感創傷記憶及對於父母的憤怒,則不斷的出現在他日後Beatles創作的幽微角落。

Sam Taylor Wood是個有勇氣的女導演,第一次拍長片,就敢於碰觸John Lennon這個擁有前赴後繼擁躉的傳奇性人物。同時,Wood是個聰明的導演,她避開了Beatles時期,選擇了青澀少年時代,給出了一段充滿萌動與躁動、反叛與苦惱的青春軌跡,以細膩流暢的敘事展示了音樂奇才是如何誕生的。

電影中的John Lennon,不是我們印象中那位紳士般的英國小夥子,反而是講述著,成長中,叛逆中,荷爾蒙大量分泌胡搞瞎搞的年輕男孩。那個大男孩不害怕世人的責難,和朋友趴在飛馳雙層巴士上吸煙,偷竊別人黑膠唱片,結果偷的都是盡是Jazz類型唱片,還自認倒楣的趣事;戴著黑框眼鏡被友人嘲笑,自娛娛人說自己是Buddy Holly(搖滾樂前鋒)。看著那一頭深受貓王Elvis Presley影響的髮型我嘴角有那麼一絲的微笑,眼裡卻泛著淚,只是想說搖滾之父也是凡人,年輕時也會和我們一樣,會崇拜偶像,會為了心愛的人做無謂的打扮。片中John Lennon熱愛貓王而自我抱怨可惜自己不如Elvis Presley,而母親Julia卻安慰說:你不會是Elvis Presley,你是John Lennon。

John和Paul的關係,處在一個矛盾又緊張的關係,誰都知道Beatles時期,兩人瑜亮情結就不斷傳出,好勝的John不讓才華洋溢的Paul專美於前,也不斷創作出許多經典膾炙人口的歌曲,其實兩人不分軒輊,誰知道,這關係的因果,要回朔到更早時期,也就是電影出現他們相識的時光,John是有才華的有頭腦的角色,但是坦白說技巧的確不如Paul,原來John 的吉他和絃是左撇子Paul教的(Lennon Remembers/藍儂回憶一書中John自己提到自己是Beatles成員中最不會彈吉他的),John卻有豐富的創作能量,有Paul的扶助,有如虎添翼,讓關係更扎實及依賴。

電影還原50年代利物浦場景,回憶般的影調,沉澱般的色彩,50年代的利物浦栩栩如生地出現在了銀幕上。”街景、居室、陳設、集市,都以時代特色再現,特別是那個年代的集市,這個和流行樂手息息相關的場所,總能帶給觀眾很多回憶和想像。

電影John Lennon的親生母親的出現,相信是電影的轉折點,親生母親Julia是個和Mimi姨媽截然相反的人,Julia熱情活潑,癡迷搖滾樂,衣著豔麗花哨,她的愛,明顯而奔放,Mimi則古板守舊,喜愛古典樂,衣著單色素雅,她的愛,含蓄而矜持。可以說John是幸福的,兩個母親都愛他,同時John也是不幸的,兩個母親爭著愛他,她們仿佛兩股角力的繩子撕扯拉拽著John的心,讓叛逆期的孩子更難熬。

Julia或許不是稱職的母親,但她卻是個好玩伴好導師,她帶John接觸搖滾樂,去看有關Elvis Presley的紀錄片,還教會John彈班卓琴(Banjo),且酷酷地告訴兒子“搖滾樂其實就是一種性感”。就像姨媽所言,“她是會傷害你。”在母親那裡享受到短暫母愛和心曲相通的John,終究得離開——母親選擇了現有的家庭而非John。於是,音樂成為少年釋放陰鬱和忿怒的出口,John組樂隊,宣洩並爆發著,17歲時他認識了小他兩歲的Paul,自此流行音樂史上著名的雙子星相聚,Paul教會John吉他和絃,仿佛為John插上了音樂的翅膀。

死亡和巨大轉變總是在電影中突然的來襲,讓稚氣未脫的John措手不及,只能默默接受,原本與姨丈與姨媽同居的生活,簡單無憂,雖然,童年時被父母“遺棄”的陰影會騷擾他,但這段時光大多是美好輕鬆的,如姨丈將廣播牽線引到John房裡,聽廣播時的John很開心,頓時自認為回到有父親的生活。疼愛他的姨父的突然離世,讓John又回到無父狀態,而10年不見的母親Julia的出現,又讓他的家庭歸屬起波瀾。

生活總是出其不意,當一件麻煩解決時,新的不幸又會降臨,在Julia和Mimi盡釋前嫌後,Julia卻遭遇了車禍……經此變故,少年不得不成長,長大也是一種痛,需要付出代價,John的代價很沉重。

Mimi姨媽是個不輕易表露感情的人,偶爾的真情流露,也會口是心非為“別傻了”。片尾當John需要辦理護照,請Mimi姨媽在表格的父母或監護人處簽字時,姨媽問自己算哪個,John表示都是,姨媽眼中已有淚水,John離開後,姨媽的臉上閃過一連串表情,有難舍有擔憂。片尾字幕表示,此後餘生的每個星期,John都會給姨媽打電話……在經歷了一番危機瑣事、生離死別後,男孩感知到了愛,成長了,要去更寬廣的舞臺,在他心裡,依舊愛母如初,且充滿了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音樂電影,自然離不開音樂,片名《Nowhere Boy》就仿自John Lennon那首經典的《Nowhere man》,影片開頭音樂也是Beatles主演電影《一夜狂歡》的開場音樂,結束卻是John Lennon在1970年寫給已故生母的歌《Mother》,優美旋律搭配John最真實的呼喊,給人鼻酸感;此外電影中依據情節穿插有Jerry Lee Lewis、The Nowhere Boys、Elvis Presley、Eddie Cochran等人的歌,可以說結合50年代和60年代最經典。

影片OST曲目:
01. Jerry Lee Lewis - Wild One
02. Dickie Valentine - Mr Sandman
03. Jackie Brenston & His Delta Cats - Rocket 88
04. Elvis Presley - Shake, Rattle & Roll
05. Wanda Jackson - Hard Headed Woman
06. Screamin' Jay Hawkins - I Put A Spell On You
07. The Nowhere Boys - Maggie May
08. The Nowhere Boys - That'll Be The Day
09. Eddie Bond & The Stompers - Rockin' Daddy
10. Eddie Cochran - Twenty Flight Rock
11. The Nowhere Boys - That's Alright Mamma
12. The Nowhere Boys - Raunchy
13. The Nowhere Boys - Movin' and Groovin'
14. Big Mama Thornton - Hound Dog
15. Gene Vincent And The Blue Caps - Be-Bop-A-Lula
16. Aaron Johnson - Hello Little Girl
17. The Nowhere Boys - In Spite Of All The Danger
18. John Lennon - Mother





2010/07/19

Our Daily Bread(2010)-(台譯:沉默的食物)觀後感

劇情簡介:
奧地利導演Nikolaus Geyrhalter用了2年時間,輾轉於歐洲各國的大食品生產基地和工廠,拍攝了這部影片。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日常生活背面的關於食物的世界,在歐洲高 度現代化的農業和畜牧業生產流水線下,一切有別於人們印象中的田園牧歌或是拖泥帶水。

觀後感:
電影沒有對白,也沒有解說,沒有文字,更沒有音樂,但是很清楚讓觀者明瞭導演的企圖和用意,不斷傳出機械運作環境聲轟隆作響,真實呈現許多冷酷人類”理所當然”的畫面,那些即將成為食物的牛、豬、魚、雞生前被屠宰的過程,一幕幕有如工廠生產線運作的模式,機械化屠宰,精確,冷靜,整齊,它被各種各樣的生產流水 線、電腦、機器人、大機器以及我們-人所引導,無論是在農場,養殖場,還是在屠宰場,幾乎每一項細小的操作都會伴隨一種相應的機器,其分工細緻令人歎為觀止。影片極其詳盡地展示了這些千奇百怪的機器是如何迅速準確地完成指令,而人,被置於某種和機器同等的地位。

豬、牛、羊、雞、蔬菜、小麥、水果… …凡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食物,這裡都被一一展現,而有多不同的是:這些作為自然界食物鏈上的生命已經被去生命化了,完全異化為人類的食物。此時,自然界的生存規律、物種均衡早已被人工化所抹殺。充溢在畫面上的沒有生命、沒有綠色、沒有自然,只有作為人的食物。影像所採用的無聲記錄、長鏡頭大量運用、定點拍攝,拍攝的手法給我們貼切的還原了文明社會赤裸裸的對自然生態的霸佔。全面的展現了當今消費主義橫行的時代人類食物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