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1

Brazil(1985)-(台譯:巴西)觀後感

劇情簡介:
男主角是一名有理想但頗為倒楣的公務人員,他在夢中常見到一名美麗的女子,但是當他真的在辦公大樓,看到長的一模一樣的她後,男主角陷入瘋狂,他開始懷疑起眼前的美好生活,他怪異的狂想與行徑甚至被政府認為是恐怖份子...!

觀後感:
前陣子看《帕納大師的魔幻冒險The Imaginarium of Doctor Parnassus》,雖然評價極為兩端,是導演Terry Gilliam最新作品,恰好也是英年早逝男星Heath Ledger最後遺作,在充滿奇幻超現實主義覆蓋繽紛的世界所包裹的,其實是一個與惡魔交易的悲劇故事。值得一提是導演Terry Gilliam的才華,在筆者心目中不輸另一位喜愛的鬼才導演Tim Burton,相同擁有濃厚黑色幽默成人式寓言,獨特視覺風格遊走在商業和另類電影間狹小平衡桿上,卻仍不能忽視他們的作品魅力,在他們天馬行空的創意下,Terry Gilliam的作品比Tim Burton來的不容易消化,他的劇本充滿了他個人關注的題目,他的戀愛史、他無窮盡的想像、他對官僚的厭惡、他對科學和醫生的不信賴,有非常多自傳成分在裡面,又常常會加一些浮誇的有的東西。卻獨特帶有一絲絲對機械科技思維的批判,對人類的過渡開發的未來有著尖酸黑色幽默的諷刺,是揶揄也是嚴肅。

重看Terry Gilliam經典作品,這是一部1985年的科幻電影,故事的背景不是一望無垠的未來,而是20世紀的某一耶誕節。導演Terry Gilliam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可以在時間負半軸的一個點上創造出了諷喻雙關的未來世界。

導演Terry Gilliam甚至沒有為《Brazil》留下任何修正制度的機會,在《Brazil》中,制度是如此強大並且無孔不入,導致人人都不得不遵從於制度,聽命於制度的安排,最終制度取代了人性的良知。《Brazil》暗示的是,一個對制度、技術高度信任的,人的主動性和天性被無限壓縮的社會,其走向腐朽不可避免。最可怕的是這種腐朽可能還不至於滅亡而是一直穩定地存在並延續,最終每個人都習慣於接受制度的安排以及偶爾的偏差,表現出反抗意識的精英都被當成了恐怖分子並且充分信任制度的民眾也對此毫無異議。

在影片中,雖然時空場景設定在某個未來背景,但看不到先進精密的儀器、沒有光亮整齊的空間設計、更沒有《第五元素》中飛來飛去的車子,反而是烏煙瘴氣的汽車……《Brazil》的佈景有濃濃上世紀老舊建築,包括穿著濃厚二零三零年代風衣紳士帽裝扮,全然是上世紀初玩意兒:老式的鐵拉門電梯、老式電話改裝的通訊設備、老式打字機加玻璃組合而成的電腦,連主角Sam的媽媽拉皮用的鐵夾也很老式……Terry樂此不彼地設置著這些新舊組合,調侃著自動化的愚昧,構造出一個帶著濃厚的20世紀風情的科幻世界。

看完《Brazil》,不難讓人聯想起喬治 奧威爾的經典反烏托邦小說《1984》(也拍了同名電影),有著強烈的反烏托邦和悲觀主義色彩,灰暗昏昧的世界場景,專制性的管理制度,身軀遭受控制壓迫毫無自主權,唯剩嚮往自然靈魂是最後的價值。經常以隱喻義出現,反映了人們對於大公司企業、政府腐敗及社會疏離現象的擔憂,警示人們社會依照如今的趨勢將來可能的樣子。

電影中不斷出現幾個元素:
駭客、數字空間(Cyberspace)、虛擬實境、人工智慧、控制論與複製人或再生技術(母親整形手術)、都市擴張與貧民窟、不遵守規定角色(電影中的主角)、大型企業、基因工程、毒品和恐怖主義(不斷的爆炸事件),構成一個不像未來的未來世界,這是典型Cyberpunk,維京百科中解釋: Cyberpunk,(是Cybernetics與punk的結合詞),又稱數字朋克、賽伯龐克、電腦駭客、網絡駭客,是科幻小說的一個分支,以計算機或資訊技術為主題,小說(電影)中通常有社會秩序受破壞的情節。現在賽博朋克的情節通常圍繞駭客、人工智慧及大型企業之間的矛盾而展開,背景設在不遠的將來的一個反烏托邦地球,而不是早期科幻(如太空歌劇)背景多在外太空。它的出現是對科幻小說一貫忽略資訊技術的一種自我修正。

為什麼片名取做《Brazil》,巴西,筆者想了想,或許這是一部逃避現實的電影,巴西代表了浪漫,夢幻的地方,和黑暗的北方諸國對立。建立了一個虛構的極權主義國家和大體上使用反烏托邦的氛圍。

有的科幻片預言誕生,有的科幻片預言毀滅,導演則預言一個持續不醒的噩夢,沒有什麼比這更絕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