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1

青春是一首搖滾歌曲,就讓這首歌不斷重複播放吧 / Quadrophenia(1979)-(台譯:四重人格)觀後感

劇情簡介:
1979年Quadrophenia(四重人格)這部由電影的上映帶起了Mod的復興。片中內容講述了1960年代因為出生於勞工階級的Mods,因為無法擺脫現實的桎梏,無法擺脫自己的社會階級,以及生活當中的苦悶,真實再現了Mods的生活。

觀後感:
這是一部教你怎麼變壞的電影。
如果你曾沉迷《Trainspotting》電影中傳達的的墮落消逝青春,嗑藥嗑到頭殼壞掉的感覺,你應該看本片;或是曾被《A Clockwork Orange》中幾個主角們手拿無政府主義棒子放肆和狂妄破壞,搞的熱血沸騰,你更應該會喜歡本片;就算你這些電影都沒感覺,但你喜歡搖滾樂,尤其是英倫搖滾,如是“Big Four”-The Who、Beatles、The Rolling Stones、The Kinks,你不看這部電影,真的對這些老樂團有點過意不去,更別說你熱愛搖滾樂。

我們看過許多描寫邊緣少年的電影很多,經典《A Clockwork Orange》,描寫光頭黨Skinhead的《This Is England》,跳進馬桶裡異想世界的《Trainspotting》,例子舉不完,為甚麼這一部電影會被道地英國人奉為經典呢?因為它很深切表達出那種「I wanna be different!」但其實誰都是這樣想,誰都是一群傻瓜的,做一些毫無意義的看似很酷其實很瞎的事的那種矛盾狀態。尋找一份跟本不存在的獨特性,底子裡渴望的都是認同和一個集體身份。

這部電影真實詮釋六十年代初至中期,英國曾有過一陣Mod族熱潮。甚麼是Mod族?就是當時英國年輕人,對社會產生質疑,認為工作似乎不是最重要的,自我意識開始樹立,同儕之間相互影響,享樂主義為優先,沉迷於改裝自己的Vespa摩托車,一套合身剪裁西裝+ 軍外套Parka +過短levis牛仔褲的look,沉迷於藥丸、Party、性愛及街頭毆鬥的族群,基本上可以這樣說是,Mod是街頭龐克文化的前身。而Mod族有幾個特性,保有大不列顛帝國的自負優越感,便認為自己層級高,甚至帶有種族歧視,他們討厭有色人種,甚至討厭搖滾族,就是騎著哈雷,蓄留長髮,穿著皮衣和綁頭巾的那群人,這兩個族群是世仇,凡是見面就鬥毆,也形成有趣的區別。

電影中主角叫Jimmy,像你我年青時一個模樣,出身在一個單純小康的家庭,血氣方剛的年紀,做任何事情都如此不耐煩,工作不積極,任意翹班,頂撞上司,毫無責任感可言,以外表來看,不算帥,身材也不算出色,更別說有女生看上他,但如果在一群人當中,很容易被忽略那種,但當他和朋友們一起,頓時間變成有個性有膽識的Mods,有種人來瘋的傻勁,每天下班後四處遊蕩,面對無趣的電視節目,無趣的垃圾食品,無趣的足球比賽,無趣的生活,那些無趣若是變成選擇,都是無意義。當然不能選擇無趣,當然要有追求,當然要讓生存變得有那麼點意思,藥丸最有意思。

無法解脫任何的不滿,任何新鮮的空氣都不能帶來不同,而僅有藥丸,卻能帶來最純粹的蔚藍世界,放縱,鬆綁理智,全身心墮落,混合著某種腐朽思想,這才是所謂叛逆青年應該做的事。

影片中那個年代的青年,尤其是英國青年,對於自己的生存的社會可能是處於某種迷茫,又或者其他的心理狀態。他們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恣意的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而不計後果,嗑藥酗酒,盜竊搶劫,在PUB裡打架,淫亂的夜生活,總之便是頹廢的一段經歷。我想這可能跟他們所處年代社會的特殊狀況有關,那時歐美國家的經濟正逐步復醒,逐步好轉的生活狀況讓年輕的一帶找不到生活的目標,迷失了方向。而影片中的幾位男主角都處在十幾歲的年齡,他們這類人群的特徵是: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或者說沒有一份像樣的工作,學歷不高,沒有大的志向抱負,長久的這種狀況讓他們的父母也對他們傷腦筋,恣意的放縱他們更加給他們壯了膽。

也許每個人都曾不同程度的迷失過,沉溺於一種感情、一種思想中不能自拔,以為這就是生活的全部,全然不顧背後的整片森林,其實,有時候,你只需要一轉身就可能發現以前從未意識到的無比廣闊的空間。但主角Jimmy並沒有那麼聰明,當他在一次混亂中員警被逮捕,緊接著女友跟自己的死黨搞在一起,家人不諒解,工作被解雇,連自己心愛的Vespa摩托車也被車子撞爛,所有的不順利全部攔在他身上,頓時間他的內心崩解,所有一切都是幻影,他迷失了自己,更失去了活著的重力,只好茫然懸涯一躍而下,又是一齣年輕殘酷的悲劇。

電影中許多細節非常值的搖滾樂迷去挖掘,當然電影配樂非常屌。本片由The Who監製,配樂除了使用The Who的Quadrophenia專輯當中的音樂外,還加上Mods最愛的黑人靈魂樂等樂風,最有趣的就是The Police的主唱Sting也在當中也有飾演一角,Sting金黃色頭髮,散發出貴族氣息,但片中一段跳舞,顯得僵硬尷尬,筆者還是認為他還是彈貝斯唱歌還是有魅力;此外,電影中有許多細節也很有趣,如Jimmy房間牆壁上貼滿著搖滾樂團的報紙上照片(不是海報呢!),The Who的吉他手Peter Townshend彈吉他的圖片讓人過目不忘,還有一群人在Party裡頭學The Who主唱Roger Daltrey唱《My generation》刻意口吃模樣,十分逗趣;當然主角Jimmy在上班時,嘴巴哼哼唱唱那首歌就是The Kinks的經典作品《You Really Got Me》,這些電影細節,喜歡搖滾的你應該看得很開心才對。

青春電影,其實一點都不快樂,不成文的規定,青春背後卻是殘酷,總是面臨悲劇收場,不管電影過程中,那些無憂無慮的少年多麼快樂,多麼逍遙,最終都必須面臨到成長和現實,沒有永遠的春夢,鬧鐘一響,所有的春宵美夢都隨著夢遺結束。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斷的選擇與被選擇中度過,但無論如何選擇,最終都將被生活所選擇,這或許就是影片所想要告訴我們的,適者生存,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被社會潛移默化著。青春絕不是我們頹廢的理由,在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時光裡,我們都該留下點什麼,而那絕不是悔恨和虛無。

補充一下Mod的相關背景知識(來自網路及WIKI百科):

1:什麼是Mod?
Mod是現代主義(Modernist)的縮寫,源自60年代的英國。當時英國經濟好轉,就業機會提升,不少年輕人開始嘗到甜美的獨立生活,也更有經濟能力扮靚,注重時尚潮流,比上一代更自由。而輕便、負擔得起的小綿羊也成了年輕Mod一族的指定交通工具。有了小綿羊,他們平日埋頭苦幹,到了週末便穿得漂漂亮亮整夜狂歡,不怕趕不上最後一班公車。他們騎的便是現代綿羊族趨之若鶩的義大利品牌Vespa和已將絕種的Lambretta。

2:什麼是Mod精神?
做一個Mods不只是在服飾,對音樂方面瞭解就夠了,它是一種全然的投入,有一位Mods解釋道:「如果你是一個Mods,那麼你二十四小時都是Mods,就連和其他人工作時,你也是個Mods。」

3:什麼是Mod的穿著打扮?
Mod族打扮,精彩之處是滲入英倫傳統紳士文化,和街頭打扮必備的軍用品、優閒服元素相結合,成為富有英倫優雅風味的街頭文化。Mod打扮的必備單品:Fred Perry Polo恤、超窄身西裝、Levis 501、長身毛領軍褸、箭靶Tee、Clarks Desert Boot/DesertTrek/Wallabee/Alberni、漁夫冷衫、Ray-Ban、8 eyelets Dr-Martins。

4:什麼是Mod的音樂?
Mod音樂最初與美國的現代爵士樂有關,但不久又轉而於舞蹈性較高的R&B(節奏藍調)。喜愛音樂是 Mods共同的特色,尤其是黑人的R&B,他們常聚在一起討論音樂及欣賞音樂,也常去聽歌、跳舞,還自創自己的舞步。收音機從不播放的音樂對Mods而言,越難掌握的唱片越好,因為維持了Mods對音樂的獨特品味,像Rock Steady、Bluebeat、R&B、SKA、NorthernSoul。

到了60年代,The Beatles、The Small Faces、The Kinks、The Spencer Davis Group and The Who這些都是喜愛樂團尤其是The Who為其最愛,當吉他手Pete Townshend在舞臺上砸壞吉他後(搖滾樂史上不是最重要砸樂器的團體但卻是開在舞臺上砸樂器的先例),砸毀的不只是吉他,而是重新代表了文化、價值觀、服飾審美價值的重新塑造,尤其是服飾引領的潮流,Pop art(普普藝術)風格的影響(鼓手Keith Moon常穿的藍白紅三色箭靶上衣是Mods的象徵圖案) 。

而70's-80's Mod的復興中(Mod Revival),隨著1979年Quadrophenia(四重人格)這部由電影的上映,帶起了Mod的復興,整部影片由The Who監製,配樂除了使用The Who的Quadrophenia專輯當中的音樂外,還加上Mods最愛的黑人靈魂樂等樂風再次帶動Mod風潮,而此時新的精神領袖是英國三大龐克團之一的The Jam,被譽為新的The Who,而其中的主唱Paul Weller(保羅.威勒)後來更被尊稱為Mod之父。

1990之後Mods的新型式:90年代席捲英國搖滾樂壇的Brit-Pop就是要復興60年代的搖滾樂Blur、Oasis等Brit-Pop樂團為其代表。而Ordinary boys更被視為其接棒的精神樂團,Ordinary boys 2004年出版的Over the Counter Culture專輯,Counter Culture(反文化)指的就是1960年代Mod次文化的出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