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0

外星人入侵的經典作品 / 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1956)-(台譯:天外魔花)觀後感


劇情簡介:
本片劇情從邁爾斯班奈醫師(凱文麥凱西)回到家鄉小鎮行醫開始說起,醫生發現他的好幾個病人都發生同樣的妄想症,指稱他們死去的親友遭人假冒;剛開始時他還半信半疑,但後來他發現這些冒牌貨都能回答很多死者私人的問題,他才開始感覺事有蹊蹺……

觀後感:
筆者偏好恐怖電影及科幻電影,相信常看本部落格的朋友應該大略知道,尤其偏好老掉牙的老科幻電影和恐佈片,因為在那CG特效未發達成熟時代,視覺特效固然重要,但太多技術無法突破,唯有在故事本身下功夫,所以當時電影除了富有娛樂效果外,電影還有另一功能,隱藏一種濃烈的社會形態,教育或反應著當時時事事件與擔憂,創作者透過科幻電影或是恐怖電影手法,安排設計過後,藉由內容投射及反應人們的內心恐懼,達到一種心有戚戚甚至全民教化效果,尤其是上個世紀五〇及六〇年代的作品,如經典科幻電影《地球停轉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1951),真是當年必然是牛逼哄哄的想法,深深的時代烙印以及對於科技進步所產生的恐懼,對於自身不滿足的欲望和被上帝所控制的渴望。

本片也是經典教育科幻電影,濃厚的政治色彩,瀰漫五十年代美國冷戰時代的恐懼,後來翻拍了幾個版本,原作從各種方面來審看,仍有不搖的地位。透過外星植物可以化身成身邊的任何一人,進而強調間諜就在身邊的設計,的確深入人心,雖然電影特效很陽春,但故事卻是緊湊吸引,尤其廣場聚集人那幕,令人不寒而慄。影片最棒的地方在於營造出的那種寒徹入骨的恐懼:外星生物悄無聲息的佔據人類身體、意識、社會身份,受害者渾然不覺,清醒者拼命呼救卻處於越來越孤立的狀態。原諒人們對這些外星人作出的應景式的政治評價吧,《天外魔花》的確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精彩的科幻恐怖片,它傳達的那種絕望會令你終身難忘。

入侵,又是入侵。你可能已經注意到了,這份名單上的大多數入侵電影都出自五〇年代。那是個患有嚴重“飛碟恐懼症”的年代,銀幕上湧現出了大量良莠不齊的類似主題,這裡出現的不過是冰山一角。和同時期同類型的大多數影片一樣,《天外魔花》有濃厚的政治隱喻色彩。美國某個地方的人被外星人換了腦——很顯然這裡的“外星人”就象徵著共產黨。不過這個故事妙就妙在麥卡錫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都能認同,因為他們都把對方當作給群眾洗腦的精神毒品。當然這類分析只有站在歷史角度才顯得有意義,單就“外星人入侵” 的主題而言,《天外魔花》的經典地位是不容侵犯的。

這部敘述外星生物附身人類以征服地球的科幻恐怖片《天外魔花》,已在1994年列入美國的國家電影名冊(National Film Registry)中,因而稱之為影史科幻經典可說是實至名歸。而本片引人入勝的原創劇情,也吸引了好萊塢片商翻拍為1978年的《變形邪魔》、1993年的《異形基地》、與1998年的校園版《老師不是人》,2007年推出由影后妮可基嫚主演的翻拍新版《The Visiting》,更足以證明這部科幻經典的可看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