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6

孤獨與希望並存,寓言式的太空歷險記 / Gravity (2013)-(台譯:地心引力)觀後感

劇情簡介:
深邃浩瀚的外太空,蔚藍的地球與深不見底、漆黑一片的宇宙形成鮮明對比。一台隸屬美國的空間站,數名宇航人員正進行太空漫步,對所屬衛星做著例行檢查。初上太空的史東博士(Sandra Bullock 飾)在經驗豐富的宇航員麥特(George Clooney 飾)的協助下,有條不紊地檢查每一個部件。此次是麥特退休前的最後一次飛行,他幽默風趣地活躍著團隊的氛圍。就在此時,休士頓總部傳來駭人消息,不久 前行將廢棄俄羅斯衛星被導彈擊毀,碎片以超過子彈的速度在地球軌道上散開,並意外擊中其他衛星,引起連鎖反應製造了新的碎片。

史東一行遭到碎片重創,有的同伴不幸身亡,而她和麥特失去控制墜入宇宙深處。倖存的二人不得不彼此信賴,拼盡全力朝向故土前進……

觀後感:
看點前提:
1. 長鏡頭。
2. 極簡風格。
3. 孤獨感。
4. 故事寓言性。

不敢說本片一定成經典,但勢必是今年度最佳科幻電影是無庸置疑的。

好巧的是,筆者我剛看完《地心引力》,還沈醉在那浩瀚宇宙與失去重力的漂浮恐懼意猶未盡同時,電視傳來是中國發射的月球探測器“嫦娥三號”於12月14日成功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的消息(筆者人在大陸這新聞更是瘋狂報導)。一幕幕由太空衛星傳到地球的荒蕪神祕的月球表面探測圖,背景便是黒的令人發毛的宇宙太空,另人振奮同時確實感到人類的渺小,探險宇宙及研究太空這領域,一直是人類發展過程以來,最具企圖心的狂想。

科幻電影無疑是電影市場的中流砥柱,當電影這藝術一出現便有科幻電影類型的存在,Georges Méliès的《月球歷險記》(1902)更可說是科幻電影先鋒,即使這部電影在現而今的時代看來,依舊會讓你瞠目結舌,沒有人不會為那百餘年前的驚人創造力而折服。電影及小說等文本,雖可以幫助一解我們對太空的神祕及好奇,但總是過多的想像及娛樂性質,很少紮實嚴肅描述太空人的真實生活與狀態,許多導演也避免過於科教性質而產生自我矛盾和創作的束縛困擾,那就乾脆幻想為重,甚至只要簡單一個按鈕就可以回復失重狀態的想法出現,畢竟是科幻電影,只要說得過去,便就沒啥問題。比如可能如《星際大戰》,太空梭都可以輕易達到光速速度前往宇宙深度,但以目前科技確實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如果要論較真實的科幻電影,我們不能不提到《2001太空漫遊》(1968),在這部電影的偉大性和真實性,常常會被人們拿出來津津樂道,因為遠在1968年能拍出這樣真實的太空人失重又太空漫步的畫面,令人咋舌,別忘了,美國阿波羅登陸月球可是晚了這電影出現的一年後1969年。電影中首度使用了“前投影特效技術”,即是在拍攝時用一部單獨的投影機,並在攝影機前方45°的方向放置一塊單面鏡,與攝影機呈90°角的投影機將背景畫面投向單面鏡,演員在鏡頭前表演之時,攝影機就會把演員和背景畫面悉數收入鏡頭,這樣更加增強了畫面的逼真感。這種技術一直延續到了今天,直至藍綠幕技術普及之後,才逐步被取代。不僅如此,影片中的模型技術也是登峰造極,那些遨遊在太空中太空船都是經過特效師手工製作出來的模型,以假亂真的程度堪稱一絕。雖然真實度很逼真,但相對也換來臭名,影片堪稱影史十大悶片之一,影片中至少有88分鐘的場景裡人物是沒有對白的,並且故事跳躍性也堪稱影史之最,從類人猿一下跳到太空船,這樣的奇絕想像力在今時今日也是罕見的。

長鏡頭:
《地心引力》除了逼真的劇情和場景外,最引人入勝便是導演變態的長鏡頭安排,一幕幕沒有剪接的長鏡頭拍攝,每一段都長達五分鐘以上,這種安排給觀者無比的漫長壓迫感,如同電影角色身歷其境的無奈與不安,透過這樣安排,恐懼不安感,導演你贏了。心理上的感受一般人可以理解體驗,但換個角度思考,技術層面的執行,光是一個NG就必須重來,這樣精密繁雜的太空災難畫面,加上那失重力下的狀態,透過長鏡頭運鏡,時而貼近人物,時而遠離觀看整個大宇宙,令人震撼不已的製作過程,更是佩服特效團隊的化腐朽為神奇功力。

極簡風格:
《地心引力》,真是一部故事算是簡單卻又不簡單的科幻寫實片,《地心引力》沒有錯綜複雜的故事脈絡,除了演員陣容極簡之外,其故事劇情也相對簡單。一個宇航員克服種種阻礙重返地球的故事,可能無法像《全面啟動》(Inception)那樣 挑逗觀者的智商和邏輯從而滿足部分庸俗者的優越感。但是,它的這份簡單,是真正的簡約而不簡單。《地心引力》的不簡單之處便是用極簡的演員(多半時候是獨角戲)用極具張力的戲劇節奏來演繹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故事。你幾乎難以控制的將自己置身於銀幕當中,讓自己代入到影片的女主角Sandra Bullock身上,然後身心懸空一般地去感受時不時吊起來的驚心動魄。你會像主角在氧氣含量驟降的宇航服裡所表現的那樣,呼吸急促,心跳加速。這種效果,除了影片強大的視覺和音效起到作用之外,更大的功臣,便是恐懼。

孤獨感:
很多網友喜歡吐槽電影來襯托自己的優越感,當然本片很多人不苟同它的美妙和內涵,有人說他就是一個太空版的少年派,儘管《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曾用大海表現過一種孤獨,但畢竟它在想像裡是存在邊界,在思維體系上是有界的,於空間而言,在浩浩大海上放任漂流的孤獨還沒有最大化。而一個房間的孤獨顯然更是有限,因為知道外面的世界還有熱鬧,不至於讓內心毫無著落。但太空的孤獨卻是那麼的令人絕望,以至於漂浮其中的時候,會被一眼無盡的浩淼挖空了堅強,直至內心毫無著落。這種虛空的孤獨足以吞噬任何靈魂,足以摧毀任何心理防線。《地心引力》用逼真的視覺效果,近乎真實地傳遞了這種孤獨,讓人在觀影之時,不免為眼前這無盡的太空涼透孤獨的背脊。如果說一部電影至少要引起一絲共鳴的話,《地心引力》顯然已經做到了,它勾起的那份孤獨,讓從未涉足太空的人也能深有體會。或許是因為,孤獨從來都是共通的。

故事寓言性:
總結的說,《地心引力》拍的是太空歷險記,其實講的生命起源和母體象徵。電影中幾個鏡頭表現了導演對於生命起源和母體象徵的野心。影片結尾,主角從神舟返回艙中鑽出來,爬到岸邊,摸著泥土,艱難的站起來,走向原始樣貌的大陸。這一系列鏡頭全是暗示性質的。神舟返回艙的形狀是倒置的“梨”,在生理學上看,對比的是女性子宮。神舟倉門裡面灌滿了水,女主角從倉口鑽出來,其實象徵著嬰兒破羊水而出世的暗喻。主角來到岸邊,顫顫巍巍的站起身,其實從生命起源角度說,正是海洋生物進化成陸地生物再到人類的過程。這一切都在說明一個問題,導演想拍的並不是太空,或者是什麼科學上的冒險,他就是在赤裸裸的呈現一個生命進化史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還沒有帶著他個人的思考或者辯證的看法,只是赤裸裸的呈現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而已。導演拍攝的太空歷險記,其實只是一個巨大的假設而已,整部電影其實和“科幻”的概念背離很遠,所謂的科幻,是建立在科學事實和想像力融合基礎之上的產物,二者不可或缺,而《地心引力》其實沒有對太空世界展開太多的想像,它甚至不如更加俗氣的《超人》來得有創造性。《地心引力》只是在呈現一個極近真實的太空美景,這種景色對於地球幾十億人口來說是很少見到的,所以大家會覺得這是一個奇觀,進而會因為技術的逼真而覺得電影是一部偉大的電影。其實不然,導演拍攝《地心引力》只是一個寓言式的前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