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7

都是她媽逼得! / Carrie (2013)-(台譯:魔女嘉莉)觀後感

劇情簡介:
史帝芬金同名經典恐怖小說《魔女嘉莉》改編作品,Chloë Moretz、Julianne Moore主演。被偏激的宗教狂熱母親教養的Carrie沒有朋友,因而在學校受盡欺侮;可是她卻擁有能夠展開恐怖復仇的超能力……。

觀後感:
整個悲劇都是她媽逼得!(Carrie她媽媽啊)

影片的主角是一個內心極度閉塞的女孩,但她更為特殊的一點是:她還擁有著常人所沒有的特異功能。由於母親是個徹頭徹尾的宗教狂熱分子,把上帝奉作是自己的一切,而對漸漸成長的女兒根本不予關心,甚至是注意都吝於施捨。在這種環境下,Carrie本身就封閉的個性使她更為自卑和怯懦。通常這樣的人內心是非常脆弱的,在他們的世界裡,外界的嘲笑和欺辱是無法忍受的。所以她們害怕去接觸人,有意的遠離人群,這是導致悲劇的直接動因。終於,在一次畢業的舞會上,在同學對她最嚴重的一次的捉弄羞辱後,Carrie封閉的內心世界徹底崩潰了,她運用特異功能殺掉了所有的在場的人。

坦白說,筆者本來很期待觀看這部電影,因為,去年2013年看了重拍版本的《Evil Dead》,新作導演拍出自己的風格,在舊作的故事架構上動了手腳,改編又不失原作框架,卻增添許多現代元素而形成煥然一新的樣貌,確實給翻拍電影注入另一種靈魂,而筆者天真以為本片也可以走出一片天,畢竟1976年的原作就如此精采,加上Chloë Moretz飾演Carrie,確實擄獲不少男性的心,基於史蒂芬金筆下創造了這個病態又超能力的怪咖女故事,要拍爛應該有點難,但是佩服這個導演Kimberly Peirce,妳做到了,果然將這電影拍爛了!

唉!可惜了原作,如果撇開原作和翻拍這門檻,以恐怖電影迷的尺標定義,本片也是差強人意,淪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恐怖特異功能電影,各方面都稍嫌不足,故事更是哈欠連連老套,離佳作距離還有很遠,更何況,是翻拍如此經典作品,確實是一項不明智的決定,除非非常有把握可以勝過原作,不然,對於恐怖電影翻拍的定義,恐怕成為失敗之作。

光是飾演Carrie的演員,便可以看出作品的差距,1976年版本Carrie由Sissy Spacek飾演,Sissy Spacek確實非常符合Carrie的形象,瘦弱、陰沉、病態、蒼白,甚至滿臉的雀斑更是將Carrie外表不完美點綴得更生動,這版本的Carrie在最後大反撲時,所呈現的表情是呆若木雞樣,驚嚇過度的歇斯底里,惡臭豬血淋在她身上搭配不協調的肢體動作,怪異陰森感覺達到最巔峰,這是新版本沒看到的。新版本Carrie雖是Chloë Moretz飾演,但角色可惜了,因為外表上Chloë Moretz真的並不醜,現實生活中更不可能成為故事中的衰人,這說服力太薄弱,加上她稍微健康豐盈的體態,對於邊緣人物的刻畫,略顯不足,唯有電影中她呈現的眼神確實不錯,兇狠感十足。

如果是老恐怖電影迷,應該知道舊版《Carrie》導演是誰,就是赫赫有名的Brian De Palma,這導演倒是喜歡玩一些特別的鏡頭語言,例如分格鏡頭、慢動作及快速切換等手法,都在《Carrie》中可以看到,還記的舊版《Carrie》開場,讓電影呈現一股古典又悲傷的氣息,音樂溫暖深情,又有點淡淡的憂傷,還有細膩的溫馨,正如女孩的內心。她含苞待放,在朦朧中美好而寧靜,經血打破了平和寧靜……恐懼讓人猙獰暴躁,一陣撕心裂肺的驚恐與嘲弄,她陷入瘋癲與驚叫,破碎的燈泡,破碎的心。她就像顛翻的煙灰缸,失去了力量,又在墜落的瞬間獲得了力量。新版導演的開場鏡頭,則是偏向於我們熟悉的青春校園片的輕鬆,甚至略有些喜劇成分,鏡頭帶到一群高中女生在泳池打水中排球,鏡頭呈現第一人稱視角,潛在水中直逼角落Carrie泡在水中的下半身,筆者開始擔心是否不堪入目的"經血"事件會在泳池中展開,結果我想太多,原來,"經血"事件依舊來自於更衣間,只是導演鏡頭呈現得更直接,更具殺傷力和羞辱性,使Carrie再次在更衣室崩潰尖叫...。

電影中,除了Carrie值得我們討論外,當然Carrie的母親更是電影另一個重點,Carrie母親的變態教育與控制欲,使得Carrie自我封閉,極度自卑,她的潛意識裡就是別人會輕視她、嘲笑她,她沉默寡言,孤僻,躲避,脆弱,不敢與人接近。母親生來視其為罪惡、汙跡,從未在靈魂上關懷過Carrie,只是斥其為原罪,要求她贖罪。Carrie在兩種意識中掙紮,難能可貴,她還持有一顆單純善良之心。母親的歇斯底里與暴躁,傳染給了她,她的心靈上多少有些扭曲,她有她的黑暗一面。這一面在被羞辱之後,她成了魔鬼,被仇恨燃燒的魔鬼。缺乏愛,缺乏關懷,缺乏鼓勵,缺乏贊美,缺乏支持,缺乏溝通,這就是Carrie的成長環境。正當Carrie獲得了正能量,綻放自我的時候,一切又被報復之心所毀。

老師給了Carrie初步的關懷與親切,引導她發現自己的美,引導她走向自信。老師和男伴給了Carrie重新認識自己美好的可能,讓Carrie走進人群互動,讓Carrie大膽與人交往,Carrie也有了勇氣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這一個過程令人感動而溫馨,令人陶醉而幸福,但卻如此短暫。

總而言之,除了血腥程度外,我們對這個版本的《Carrie》確實有點失望。


相關連結: 1976年版本Carrie 觀後感 (部落格歸類 / 70年代恐佈片)












幾個版本的《Carrie》:

Carrie (2013) -(台譯:魔女嘉莉)


Carrie (2002) -(台譯:魔女嘉莉)(電視電影)


The Rage: Carrie 2 (1999) -(台譯:魔鬼嘉莉2 邪氣逼人)


Carrie (1976) -(台譯:魔女嘉莉)

沒有留言: